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02874[举报]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左图)。右图是江苏省铁路分布图。表1是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表2是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表3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阅读以下材料和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表1: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
腹地 |
范围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人口(亿) |
第一层次 |
上海、浙江13个市 |
10 |
0.274 |
第二层次 |
安徽、江苏、浙江 |
34 |
1.7 |
第三层次 |
长江流域 |
180 |
4 |
表2: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
现有科研机构 (个) |
科技人员 |
每万人中拥有学 文化程度人数 |
熟练技术工人和优秀管理人才 |
1017 |
600000 |
6334 |
居全国首位 |
表3: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亿元)
年份 |
城市基础 设施总计 |
电力建设 |
交通运输 |
邮电 |
市政建设 |
1979-1990 |
243.76 |
75.43 |
58.74 |
18.15 |
46.00 |
1991 |
61.38 |
19.79 |
14.49 |
4.58 |
13.37 |
1992 |
84.35 |
19.70 |
15.01 |
6.43 |
29.56 |
1995 |
273.78 |
57.33 |
25.94 |
53.42 |
102.06 |
1997 |
412.85 |
80.24 |
85.06 |
61.04 |
134.27 |
(1)以下关于沿江地带的功能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2分)
A.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B.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C.是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D.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综合分析新建铁路B和在建铁路A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
(3)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机遇。1996年6月《财富》杂志发表一项调查结果,上海被评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分析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左图)。右图是江苏省铁路分布图。表1是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表2是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表3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阅读以下材料和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1: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
腹地 | 范围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人口(亿) |
第一层次 | 上海、浙江13个市 | 10 | 0.274 |
第二层次 | 安徽、江苏、浙江 | 34 | 1.7 |
第三层次 | 长江流域 | 180 | 4 |
表2: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
现有科研机构 (个) | 科技人员 | 每万人中拥有学 文化程度人数 | 熟练技术工人和优秀管理人才 |
1017 | 600000 | 6334 | 居全国首位 |
表3: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亿元)
年份 | 城市基础 设施总计 | 电力建设 | 交通运输 | 邮电 | 市政建设 |
1979-1990 | 243.76 | 75.43 | 58.74 | 18.15 | 46.00 |
1991 | 61.38 | 19.79 | 14.49 | 4.58 | 13.37 |
1992 | 84.35 | 19.70 | 15.01 | 6.43 | 29.56 |
1995 | 273.78 | 57.33 | 25.94 | 53.42 | 102.06 |
1997 | 412.85 | 80.24 | 85.06 | 61.04 | 134.27 |
(1)以下关于沿江地带的功能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2分)
A.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B.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C.是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D.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综合分析新建铁路B和在建铁路A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机遇。1996年6月《财富》杂志发表一项调查结果,上海被评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分析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新兴城市1991~199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表,回答8~10题。
年份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人口(万) | 64.8 | 68.7 | 80.2 | 87.7 | 91.2 | 103.4 | 109.5 | 114.7 |
8.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0.94% B.5.9%
C.4.75% D.1.2%
9.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10.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A.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人口老龄化突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78、1992、2005年东、中、西部GDP及比重。
| GDP(亿元) | 占全国比重(%) | ||||
1978年 | 1992年 | 2005年 | 1978年 | 1992年 | 2005年 | |
东 | 1819.44 | 14757.85 | 122009.42 | 52.42 | 56.86 | 61.69 |
中 | 1064.69 | 7219.43 | 50257.62 | 30.92 | 27.81 | 25.41 |
西 | 587.66 | 3978.44 | 25522.01 | 16.66 | 15.33 | 12.90 |
材料2:东、中、西部人均GDP及差距。
| GDP元/人 | 东部为中、西部倍数 | ||||
1978年 | 1992年 | 2005年 | 1978年 | 1992年 | 2005年 | |
东部 | 463 | 3075 | 22076 |
|
|
|
中部 | 310 | 1731 | 11390 | 1.49 | 1.78 | 1.94 |
西部 | 264 | 1495 | 8822 | 1.75 | 2.06 | 2.50 |
(1)材料1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经济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2)材料2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经济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3)从材料1和材料2对比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其总量差异 (填“大”或“小”)一些。材料1中说明我国各经济地带GDP所占全国比重只有 在逐年增加,而 和 则在减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二十世纪60—80年代,随着人口急剧
增长,土地与资源需求膨胀,某国(图示国
家)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公路建造、农场、
牧牛场、伐木、矿产开采计划,加快西部与
北部地区广大疆土的开发,实行人口均衡发
展政策,并把首都从沿海迁往内陆高原上,
1970年,该国政府又正式公布了北部大河
流大规模开发计划。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在该国(M城市)召开。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
义,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
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
(1)1960—1980年图示国家迁移到该国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约为 (填写一序号即可,2分)
①45万人 ②75万人 ③110万人
(2)该国人密度最大地区分布在 ,M城市是 ,N城市是 。
(3)该国北部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碳汇功能,请分析说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