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02573[举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B 2.A 3.D 4.B 5.B 6.B 7.C 8.B 9.D
10.A 11.B 12.B 13.A 14.D 15.A 16.C 17.C 18.C
19.D 20.D 21.D 22.B 23.C 24.A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多分布在海拔低于
越大,数量越少,反之越多(1分)
(2)地处山地丘陵区,河流交汇处,受地形和河流的阻隔,形成组团状的城市形
态(2分)
(3)A(1分)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
便利(2分)
(4)排放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污染城市环境
(2分)
27.(10分)
(1)欧洲 南亚(2分)
(2)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
(2分)
(3)欧洲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
好,吸引国际移民(3分)
(4)D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只能在
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水源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了―个人口稠密的孤岛(3分)
28.(10分)
(1)A处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多雨,
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丰沛(3分)
(2)南坡是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2分)
(3)C海域有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有利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
充足饵料(2分)
(4)单一声品经济非洲各国历史上大多为欧洲殖民地,工业不发达;多数非洲
国家独立以后,经济长期受外国资本控制,再加上战乱和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经济发展
(3分)
29.(10分)
(1)山东半岛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台南地区地处背风地带,气
温高,降水少,纬度低,光照强(4分)
(2)杜绝污染严重的部门迁入;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产业迁入;加强治污配
套设施建设和管理等(3分) ’ ‘
(3)市场更广阔,运输时间缩短,运输量更大,提高果农收入(3分)
30.(10分) ,
(1)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
(2)A河比B河流量大,水量稳定。原因:A河流域面积大,且有湖泊调节(4分)
(3)分布在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的地区。(2分)
(4)因为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同纬度的西岸
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2分)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A.交通通达性差 B.地价昂贵 C.污染严重 D.远离商业中心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区域城镇布局历史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下面是他们研究此问题绘制的两幅图,请据图回答23-24题。
图一:该区域的地形大势图。
图二:图一A所在区域城镇分布历史变迁图(图下标的数字为公元前或后年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目前城市化正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阶段,结果是城市规模扩大。
(2)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某城市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3题。
7.该城市工业集聚规模的变化规律是( )
A.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B.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始终是最大的
C.远离市中心地区的工业规模始终最大
D.工业化后期,郊区的工业规模大于市中心
8.伴随着该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 )
A.工业集聚规模越来越小
B.城市人口的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传统工业地位越来越高
9.自T1至T5阶段,导致工业集聚区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B.带动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
C.降低市区经济实力,实现区域发展平衡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增强设施利用效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