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87690[举报]
1.B 2.A 3.B 4. B 5.C 6.B 7.D 8.ABD .ABC 10.D
11. 丙 错误操作是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1)左;(2)
(3)
(4) ΔEP>ΔEK这是因为实验中有阻力。
(5)在实验误差允许围内,机械能守恒
12.(1)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
(2)
(3)
由能量守恒知
13.解:(1)设小球摆回到最低点的速度为v,绳的拉力为T,从F开始作用到小球返回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有,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设小球摆到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高度为H,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
14.解:(1)汽车以正常情况下的最高速度行驶时 的功率是额定功率
这时汽车做的匀速运动,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即F=F1
设阻力是重力的k倍,F1=kmg
代入数据得k=0.12
(2)设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速度为时的牵引力为,则,
而阻力大小仍为由代入数据可得a=1.2。
15.解:(1)设物体A、B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车速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方向向右
(2)设物体A、B在车上相对于车滑动的距离分别为,车长为L,由功能关系
可知L至少为6.8m
16.解:设A、B系统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锁定为,解除弹簧锁定后A、B的速度分别为,B到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则有
解得:
17.解:炮弹上升到达最高点的高度为H,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v02=2gH
设质量为m的弹片刚爆炸后的速度为V,另一块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有mV=(M-m)v
设质量为m的弹片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H=gt2 R=Vt
炮弹刚爆炸后,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两弹片的总动能Ek=mV2+(M-m)v2
解以上各式得 Ek==6.0×104 J
(1)已知滑块质量为m,碰撞时间为△t,求碰撞过程中A对B平均冲力的大小.
(2)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特制做一个与B平抛轨道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a.分析A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pA与B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pB的大小关系;
b.在OD曲线上有一M点,O和M两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通过M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08年北京卷)24.(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和B,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在平面边缘O点的B发生正碰,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B运动的轨迹为OD曲线,如图所示。
(1)已知滑块质量为m,碰撞时间为,求碰撞过程中A对B平均冲力的大小。
(2)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特制做一个与B平抛轨道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a.分析A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pA与B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pB的大小关系;
b.在OD曲线上有一M点,O和M两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通过M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08年北京卷)(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和B,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在平面边缘O点的B发生正碰,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B运动的轨迹为OD曲线,如图所示。
(1)已知滑块质量为m,碰撞时间为,求碰撞过程中A对B平均冲力的大小。
(2)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特制做一个与B平抛轨道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a.分析A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pA与B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pB的大小关系;
b.在OD曲线上有一M点,O和M两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通过M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北京卷)24.(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和B,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静止在平面边缘O点的B发生正碰,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B运动的轨迹为OD曲线,如图所示。
(1)已知滑块质量为m,碰撞时间为,求碰撞过程中A对B平均冲力的大小。
(2)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特制做一个与B平抛轨道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
a.分析A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pA与B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pB的大小关系;
b.在OD曲线上有一M点,O和M两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通过M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请根据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写出计算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
(3)李大鹏同学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总是I1>原因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