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浮=ρgV=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5×10-4米3=0.5牛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6466[举报]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1/63/c8b5bb43.png)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 ρ/×103kg?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F/N(在液体中) | 浮力 F浮/N |
1 | 0.8 | 50 | 7.0 | 3.0 | 4.0 |
2 | 1.0 | 50 | 7.0 | 2.0 | 5.0 |
3 | 1.2 | 50 | 7.0 | 1.0 | 6.0 |
4 | 1.0 | 60 | 8.0 | 2.0 | 6.0 |
5 | 1.0 | 70 | 10.0 | ① | ② |
①
(2)第
(3)请画出图中被吊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4)根据第1、2、3次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2013?济南)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小刚通过实验得到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7/43/78b7d27f.png)
表一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小刚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他们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浮力的大小除了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
(3)在对比两人的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4)于是,两人用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使用由弹簧测力计的四个度数F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
(5)阿基米德原理作为浮力的普遍规律,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都应符合这一实验结论.小刚却发现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并不相符.他与小强仔细分析后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中测量存在误差引起的.请写出一个引起测量误差的具体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7/43/78b7d27f.png)
表一
实验次数 | 酒精的密度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G/N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浮力F浮/N |
1 | 0.8 | 40 | 2 | 1.7 | 0.3 |
2 | 50 | 2 | 1.6 | 0.4 | |
3 | 60 | 2 | 1.5 | 0.5 |
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刚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次数 | 水的密度ρ/kgm3 |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G/N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浮力F浮/N |
1 | 1×103 | 40 | 2 | 1.6 | 0.4 |
2 | 50 | 2 | 1.5 | 0.5 | |
3 | 60 | 2 | 1.45 | 0.6 |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有关.(3)在对比两人的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相等.(4)于是,两人用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使用由弹簧测力计的四个度数F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
F1-F3=F4-F2
F1-F3=F4-F2
,有此验证了小强新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后发现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致的.(5)阿基米德原理作为浮力的普遍规律,表一、表二中的实验数据都应符合这一实验结论.小刚却发现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并不相符.他与小强仔细分析后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中测量存在误差引起的.请写出一个引起测量误差的具体原因:
由刻度线显示排开液体的体积造成的误差(或弹簧测力计估读造成的误差)
由刻度线显示排开液体的体积造成的误差(或弹簧测力计估读造成的误差)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8/45/e8e538eb.png)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 ρ/103kg?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F/N(在液体中) | 浮力 F浮/N |
1 | 0.8 | 50 | 0.70 | 0.30 | 0.40 |
2 | 1.0 | 50 | 0.70 | 0.20 | 0.50 |
3 | 1.2 | 50 | 0.70 | 0.10 | 0.60 |
4 | 1.0 | 60 | 0.84 | 0.20 | 0.60 |
5 | 1.0 | 70 | 0.98 | ① | ② |
0.28N
0.28N
②0.7N
0.7N
.(2)第
1
1
、2
2
、3
3
三次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3)实验中,两个实验探究共用的一组数据是第
2
2
次实验数据.(4)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每空一分,作图2分)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 ρ/103kg·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 G/N | 测力计的示数F/N(在液体中) | 浮力 F浮/N |
1 | 0.8 | 50 | 0.70 | 0.30 | 0.40 |
2 | 1.0 | 50 | 0.70 | 0.20 | 0.50 |
3 | 1.2 | 50 | 0.70 | 0.10 | 0.60 |
4 | 1.0 | 60 | 0.80 | 0.20 | 0.60 |
5 | 1.0 | 70 | 1.00 | ① | ② |
(1)第5次实验,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1所示,
则表格中的①、②两处的数据应为:①_______②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5 三次实验,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3)请画出右图中被吊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4)根据第1 2 3次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小明和小华用图所给器材做“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正确内容.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
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
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为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057d496d.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他们首先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A.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下沉;
B.取出小瓶,
用抹布擦干小瓶
用抹布擦干小瓶
;C.将小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见图(a),测出其重力为
2.4
2.4
N;D.将小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见图(b),则小瓶受到的浮力为
0.6
0.6
N;E.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
(2)他们接着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A.取出小瓶,
倒出螺母,并用抹布擦干小瓶
倒出螺母,并用抹布擦干小瓶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瓶的重力;
C.将小瓶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在小瓶露出水面前,它受到的浮力为
0.6
0.6
N,依据是:阿基米德原理或F浮=ρgv
阿基米德原理或F浮=ρgv
;D.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057d496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