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5140[举报]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A
B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A
A
B
C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B
A
B
A
C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A
C
D
C
A
C
B
41.(1)大气环流条件:受到东南信风影响,(1分)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1分)
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使降水减少;(1分)B地西侧有南北
走向的山脉,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1分)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
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1分)
(2)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1分)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
资源;(1分)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1分)
(3)混合农业。(1分)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1分)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1分)
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1分)
(4)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1分)
市场,(1分)饲料供应。(1分)
42.(1)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1分)接近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1分)有铁路
线,交通便利;(1分)靠近黄河,水源较丰富;(1分)市场广大。(1分)
(2)表现:土地荒漠化,(1分)次生盐碱化。(1分)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1分)合理排灌,提倡喷灌、滴灌;(1分)发
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1分)
43.(1)类型:组团式。(1分)
成因: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1分)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崎岖不平。
(1分)
(2)有利条件:临近河流,水源丰富,(1分)靠近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1分)
不利条件:位于城区,(1分)城区河流上游,(1分)冬季风的上风向。(1分)
(3)成因:
自然原因:位于四川盆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1分)气候多雨多雾,空气湿度
大。(1分)
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性燃料,(1分)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等酸性气体。(1分)
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
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
共3分)
44.(1)270~280千米之间即可(1分)
(2)由东南向西北移动。(1分) 遥感技术、(1分)GPS技术。(1分)
(3)17小时20分钟(2分)
(4)
地质地貌景观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
(每格1分)
(5)旅游资源质量较高:火山地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热带海洋景观有较高的美学价
值等。(1分)
旅游景点集群性好,彼此间距离较近。(1分)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资源多样性,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兼有火山,热带海
洋和森林的等多样组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风土民情等。(1分)
45.(1)23°26′N,20°E(答全得2分)
(2) ①<④<②<③(2分) ①②③(2分)(答对2个给1分,答对3个给2分)
(3)C(2分)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读图,回答1-2题。
1.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A.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
B.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
C.煤炭、石油等资源、能源丰富
D.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区域协作条件较好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B.区域发展处于转型阶段,经济严重衰退
C.传统工业规模过大,新兴产业活力不足
D.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读后回答1~3题。
1.甲、乙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异主要是( )
A.耕地资源的质量高低 B.水源数量的丰歉
C.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D.热量条件的好坏
2.甲、乙两地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
B.乙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外商投资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
C.甲地目前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
D.乙地第三产业比重已远大于第二产业
3.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下列资源调配工程不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晋煤南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其中珠江三角城市群以大珠江为核心,包括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副省级市和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市、惠东县和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和四会市。(如图)据此完成(1)—(3)题。
(1)珠江三角洲和美国的“硅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与美国的“硅谷”相比,珠江三角洲的电子工业侧重于
A.劳动力指向型 B.能源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 D.科技指向型
(2)21世纪,为减轻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珠江三角洲比重将增加的能源是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水电 ④核电 ⑤煤电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3)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重酸雨区,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
B.防止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氟氯烃气体的排放
C.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生长,甚至会腐蚀建筑,还会危害人类健康
D.该地区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地处东南的广东、福建历来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古代某时期对外交往情况
(1)请依据图中历史信息判断是哪一时期的对外交往?简要说明理由。用相关史实说明广州在我国历史上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销江海关,浙海关和闽海关,规定外国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
——《清高宗实录》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歌词
(2)比较分析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政策及其产生的后果。以史为鉴,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四: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图
注:D所处省份是我国有色金属大省,其中有生产电脑一元件所需的主要金属材料。
(3)上图中E、F两地有相似的历史和现状,E、F两地分别是 和 。上图中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生产电脑硬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和D地建了新厂。试分析该公司工业布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30年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工业,地区生产总值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7年超过台湾地区,赶超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已经完成大半。但工业发展超过环境负荷,珠三角从机械污染、化学污染过渡到多种污染并存局面。
(4)下图中变化剧烈的曲线是雾还是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材料说明理由。
广州地区雾或霾的变化趋势
注:①雾主要是低温下由水滴凝结成的,而霾主要是由干粒子组成的。
②广东2006年开始推行绿色GDP核算标准。
(5)结合材料五,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如何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材料六: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是一个有独特优势、辐射集聚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从全国布局来看,对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也有拉动作用。
(6)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