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45587[举报]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
53.9 11.5 |
67.3 19.7 |
85.1 31.9 |
328.4 366.5 |
400.7 495.2 |
421.5 569.5 |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
46.1 29.7 |
32.7 24.3 |
14.9 11.3 |
334.9 352.6 |
355.1 396.3 |
328.0 379.9 |
1.右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
的简称是
,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
为 。该
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
平原、 平原和
平原。
2.图中长江产区的 湖平原和
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
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
优势条件是 。(单项选择)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耕地面积广大 ③水热资源丰富 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
布在 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
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
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
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7.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
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
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8.上述我国粮食生产和流格局新变化的案例,对你学习地理的启示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湖流域某年9月某一周的水质量周报
断面名称 | 主要监测项目(除PH外,各项目单位:mg/L) | 水质类别
| ||||
PH | 溶解氧 | COD | 氨、氮 | |||
太 湖 | ①江苏无锡沙渚 | 8.39 | 7.9 | 5.3 | 0.08 | Ⅲ |
②浙江湖州新塘港 | 8.23 | 7.6 | 4.8 | 0.32 | Ⅲ | |
③上海青浦急水港 | 7.36 | 3.3 | 5.3 | 0.65 | Ⅳ | |
Ⅲ类水质标准 | 6.5―8.5 | ≥5 | ≤8 | ≤0.5 |
| |
备 注 | COD(化学耗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
(1)图中A岛名称是 ,该岛屿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有专家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A岛将于北岸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请阐述可能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表中三个断面(检测点)中,水质最差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
(3)从周报中可以看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氨、氮含量两项指标呈 相关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要回答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 53.9 11.5 | 67.3 19.7 | 85.1 31.9 | 328.4 366.5 | 400.7 495.2 | 421.5 569.5 |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 46.1 29.7 | 32.7 24.3 | 14.9 11.3 | 334.9 352.6 | 355.1 396.3 | 328.0 379.9 |
1.下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 。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 _________平原和 平原。
中国粮食生产分区示意图
2.图中长江产区的 湖坪原和_____ 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单项选择)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耕地面积广大 ③水热资源丰富 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 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7.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8.上述我国粮食生产和流格局新变化的案例,对你学习地理的启示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M市主导工业产值统计图
材料三: M市郊区近二十年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图。
材料四:M市气候资料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气温(℃) | 4.3 | 5.6 | 9.5 | 15.8 | 20.7 | 24.3 | 28.4 | 27.9 | 23.4 | 18.3 | 12.4 | 6.8 |
降水量(mm) | 73.2 | 84.2 | 138.2 | 126.6 | 146.6 | 231.1 | 159.4 | 155.8 | 145.3 | 87 | 60.1 | 47.1 |
1.M市的地形以 和 为主,图中地势最高处位于市区的 方。
2.根据材料,判断M市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点是 。
3.请在M市等高线地形图中添画一条穿越市区的河流,并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
4.据材料二,分析M市近15年来工业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因此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5.依据地图信息,就环境条件,对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化工产业区区位,任选其中
之一进行分析评价:
6.近年来,M市在市区东南3、4处规划出新的居住区和文教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7.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
8.据材料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及其对局地(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9.试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至少三方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M市主导工业产值统计图
材料三: M市郊区近二十年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图。
材料四:M市气候资料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气温(℃) | 4.3 | 5.6 | 9.5 | 15.8 | 20.7 | 24.3 | 28.4 | 27.9 | 23.4 | 18.3 | 12.4 | 6.8 |
降水量(mm) | 73.2 | 84.2 | 138.2 | 126.6 | 146.6 | 231.1 | 159.4 | 155.8 | 145.3 | 87 | 60.1 | 47.1 |
1.M市的地形以 和 为主,图中地势最高处位于市区的 方。
2.根据材料,判断M市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点是 。
3.请在M市等高线地形图中添画一条穿越市区的河流,并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
4.据材料二,分析M市近15年来工业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因此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5.依据地图信息,就环境条件,对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或化工产业区区位,任选其中
之一进行分析评价:
6.近年来,M市在市区东南3、4处规划出新的居住区和文教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7.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
8.据材料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及其对局地(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9.试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至少三方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