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0.4 1.1 0.5 0.55 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0中的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侧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45304[举报]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测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用/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测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72.7% |
(1)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大
越大
.(3)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小
越小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图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实验中应该在
(2)第1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3)通过实验2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5)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10c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cm |
测力计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 距离S/cm |
机械 效率η |
1 | 1.2 | 10 | 0.5 | 30 | |
2 | 4 | 10 | 1.6 | 30 | 83.3% |
3 | 4 | 10 | 1.1 |
拉着物体匀速上升
拉着物体匀速上升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拉力F.(2)第1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0.12
0.12
J,机械效率是80%
80%
.第3次实验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50
50
cm.(3)通过实验2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小
越小
.(4)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大物体的重力
增大物体的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10c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0.1
0.1
W.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侧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高
越高
.(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
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的自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的自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侧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
90%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应该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测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1)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应该
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
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
拉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
的大小.(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高
高
.(3)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低
低
.(4)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码重为4N时,测力计的拉力为1N,那么当钩码重为9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