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182[举报]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B
C
A
D
B
A
D
C
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2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错选,不选者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CD
ACD
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17
重
2
18
电
2
19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
2
20
电流
2
21
60
2
22
0.75
2
23
2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2分)。 25.2008(2分)。 26.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2分)。
24题图
27.10;-2;低(3分)
28.缩小;不能;放大镜(3分)
29.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闭合;切割磁感线(4分)
30.(1)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a)与(b);(3)变大(3分)
31.(1)略 (2)2.2,1.44W (3)不合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因此不能取平均值。(6分)
32.(1)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举得越高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1分)
(2)1与4(或3与5)(1分)
(3)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相等时,重锤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1分)
33.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和(R1+R2)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之比(U/I)(2分)
34.方法一 实验步骤:(3分)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分)
方法二 实验步骤: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的高度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
水(1分)
五、简答与计算题(共16分)
35.(共3分)
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1分)
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分)
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1分)
36.(共3分)
解:Q=cmΔt (1分)
=4.2×103J/(kg?℃)×
=1.05×105J (1分)
37.(共5分)
解:(1)沉箱和36根底梁的总重力:G0=mg=700×
(2)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A
答图
如图乙:当v排=1.5×
F浮=水gv排=1.0×
∵P=Fv
∴=1.6×107N
(1分)
G船=
m船==2.4×103t
(1分)
(3)解法一: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设每根钢索的功率为P′
=
=……=90% (1分)
解得:P′=6.67×105W (1分)
解法二:
(3)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如右图B
=
(1分)
解得:F′浮=4.33×106N
则:
F′=6.67×106N
P′=F′v=6.67×106N×
38.(共5分)
解: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路总功率最大,如图1
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电路总功率最小,如图2
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时,如图3
图完全正确(1分)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图2和Q2∶Q2′=25∶4可得:
∵
∴
(1分)
由图2得: (1分)
(2)由图2、图3可得:∵ ∴I′=
由图2可得:Q2′=I′2 R2t
R2=……=4Ω
∵R1=1.5R2 ∴R1=6Ω
U=I′(R1+R2)= ……=6V (1分)
时间(分)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温度(℃) | … | 80 | 84 | 88 | 92 | 96 | 98 | 98 | 96 | 98 | 98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①在第
(3)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9(a)、(b)所示,其中图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图(C)中水的沸腾图象.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5/59/f1d83214.png)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4)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将
(5)如图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中的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5/59/c89515d0.png)
(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
(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重物出水前匀速上升的速度.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5/35/4a12814d.png)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10 | 20 | 30 | 40 |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4.7 | 9.7 | 14.8 | 19.6 |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20 | 40 | 60 | 80 |
1cm高的气泡从 0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6 | 7.1 | 10.8 | 14.4 |
2cm高的气泡从 0点开始的时间t/s |
0 | 3.4 | 6.8 | 10.2 | 13.6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48/0fe1c866.png)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54/c52bb1a7.png)
时间/min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4)在图3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5/75/3bd888ab.png)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8/39/1b765a43.png)
(1)写出用上述测量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表达式:
. |
v |
(n-1)h |
t |
(n-1)h |
t |
(2)小王测得h=1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8.7s,则水滴下落时的平均速度是
(3)若每滴水的质量是0.25g,则一天浪费水
(4)小王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下落高度h的关系,又做了以下实验:找来一块挡板,让水滴滴落到挡板上.改变挡板和水龙头口之间的距离h,并仔细调节水龙头水滴下落的快慢,使得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计时方法仍和上面一样.他从实验中又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6组数据(连同上面的一组,共有7组数据).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①把这些数据标在图2坐标系中,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②根据图象说出水滴在空中运动平均速度的平方(
. |
v |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6 |
高度h(m) | 0.2 | 0.3 | 0.4 | 0.5 | 0.6 | 0.8 |
平均速度(m/s) | 0.97 | 1.19 | 1.38 | 1.54 | 1.68 | 1.95 |
平均速度平方(m2/s2) | 0.94 | 1.42 | 1.90 | 2.37 | 2.82 | 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