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如图9所示.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157[举报]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B

C

A

D

B

A

D

C

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2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错选,不选者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CD

ACD

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题号

答案

得分

17

2

18

2

19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

2

20

电流

2

21

60

2

22

0.75

2

23

2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2分)。             25.2008(2分)。          26.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2分)。

24题图

27.10;-2;低(3分)

28.缩小;不能;放大镜(3分)

29.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闭合;切割磁感线(4分)

30.(1)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a)与(b);(3)变大(3分)

31.(1)略  (2)2.2,1.44W (3)不合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因此不能取平均值。(6分)

32.(1)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举得越高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1分)

(2)1与4(或3与5)(1分)

(3)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相等时,重锤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重锤的质量与重锤升起高度的乘积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1分)

33.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和(R1+R2)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之比(U/I)(2分)

34.方法一  实验步骤:(3分)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分)

方法二  实验步骤: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1

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的高度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的高度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金属=?(1分)

五、简答与计算题(共16分)

35.(共3分)

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1分)

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分)

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1分)

36.(共3分)

解:Q=cmΔt                                               (1分)

=4.2×103J/(kg?℃)×0.5kg×(60-10)℃                     (1分)

=1.05×105J                                               (1分)

37.(共5分)

解:(1)沉箱和36根底梁的总重力:G0=mg=700×103kg×10N/kg=7×106N        (1分)

(2)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A

答图

如图乙:当v=1.5×103m3时,P=4×105W

F=gv=1.0×103kg/m3×1.5×103m3×10N/kg=1.5×107N

∵P=Fv          ∴4F==1.6×107N            (1分)

G=4F+F-G0=1.6×107N+1.5×107N-7×106N=2.4×107N

m==2.4×103t                               (1分)

(3)解法一: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设每根钢索的功率为P′

==……=90%                            (1分)

解得:P′=6.67×105W                                        (1分)

解法二:

(3)当古沉船打捞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时,以四根钢索所提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如右图B

=          (1分)

解得:F′=4.33×106N

则:4F′=G+G0-F′=2.4×107N+7×106N-4.33×106N=2.67×107N

F′=6.67×106N

P′=F′v=6.67×1060.1m/s=6.67×105W                 (1分)

38.(共5分)

解: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路总功率最大,如图1

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电路总功率最小,如图2

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时,如图3

图完全正确(1分)

                   图1              图2              图3

(1)由图1、图2和Q2∶Q2′=25∶4可得:

              (1分)

由图2得:                              (1分)

(2)由图2、图3可得:∵            ∴I′=0.6A       (1分)

由图2可得:Q2′=I′2          R2t

R2=……=4Ω

∵R1=1.5R2                                          ∴R1=6Ω

U=I′(R1+R2)= ……=6V                                     (1分)

 

人教版第八章   电功率 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用电器工作用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消耗多少电能就转化为多少其它形式的能。单位是焦耳,常用的单位还有kW·h,1kW·h=3.6×106J。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即W=UIt。

电功计算公式:W=Pt=UIt。推导公式:W=I2Rt=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W=UQ。

电功的单位:J、kW·h。

3、电能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即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表盘上某段时间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kW·h。表盘上最右边一位数字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4、公式:P=W/t=UI。P=W/t可用于计算电功率,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功率,是计算功率的通用公式。P=UI只能用于计算电功率,将欧姆定律I=U/R代入,还可以得到P=U2/R、P=I2R等推导公式。

注意:P=UI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P=UI与P=U2/R、P=I2R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只能用P=UI计算电功率。

5、额定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②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用电器的功率。

③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电流值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④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⑤实际功率:加在用电器上的实际电压所对应的功率。

8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烧坏用电器。

若U=U,则P=P,用电器正常工作。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注意: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的。

9、测量电功率的几种方法

⑴根据公式P=UI,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即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⑵根据公式P=W/t,用电能表测出家庭电路中某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停表测出对应的时间,就可以用公式P=W/t计算出用电器的功率。

⑶如果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串联。

①如图所示1,用电压表测出R0不同意见的电压U0,则可知道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 U0/ 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用电器R的I和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相等,即I= I0,再利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2,用电压表测出R不同意见的电压U1和电路的总电压U,则可知道通过R0的电流I0=(U-U1)/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的I=I0,再用公式P=U1I即或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⑷如果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并联。

①如图所示3,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R0的电流I、I0,则可知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 I0 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0,再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4,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的总电流I和R支路的电流I1,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0不同意见的电压U'=(I-I1)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再用公式P=UI1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10、利用用电器铭牌求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电阻和电流

①已知U、I则P=UI;R=U/I额   ②已知U、P则I=P/U;R=U2/ P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目的:测量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2、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光的电功率。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导线若干。

5、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它的额定电压,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和稍高于它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两次电流表的读数。

④利用公式P=UI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6、实验结果: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得到消耗的电功率越大,小灯泡就越亮这一规律,灯泡亮度取决于其在电路中消耗的实际功率。

说明:“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都用到了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但前者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测量更准确,后者是为了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等于和高于其额定电压,以观察比较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亮度,从比较暗到正常发光再到特别亮的变化。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的现象。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②公式:Q =I2Rt③对于任何电路都可以用Q =I2Rt计算。在纯电阻电路中Q =W=Pt=UIt=U2t/R=I2Rt。串、并联电路中放出的总热量Q =Q1+Q2+…+Qn

焦耳定律与电功的关系:在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通过导体转化为内能的部分只能用Q =I2Rt

4、电热功率的计算:P=I2R,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发热功率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功率跟导体中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5、电热的利用—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电热的优点:清洁卫生、无环境污染、热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6、电热的防止:电热会使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工作、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动机等许多用电器上都有散热设备,就是为了防止电热的破坏。

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1、电流I与用电器电功率P的关系:I=P/U。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一定的,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为了防止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需添置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应先计算一下增加用电器后电路的电流,看电路的总电流是否超过供电电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大电流。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过载,即用电器总功率太大;短路。

4、保险丝:保险丝用熔点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根据P=I2R,电流在保险丝上的发热功率大,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的安全。

保险丝越粗其额定电流和熔断电流越大。选用保险丝时,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者稍大于电路的额定电流,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保险作用,过细的保险丝接入电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决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5、测电笔:

①作用:识别火线和零线

②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或与电线相连接的导体时,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

③判别简单的电路故障的方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用电器一般不能工作,用测电笔检查插座,如果两孔内的金属片与测电笔笔尖金属均使氖管发光,则表明干路中零线断路;如果接触时两孔都不能使氖管发光,则表明火线断路。

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In 电流分配:通过各支路的电流跟支路上的电阻成反比,即:

I1:I2=R2:R1

电压

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电压分配:加在各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U1:U2=R1:R2

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n

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 R2+…+1/R

电功(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W1+W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 R1:R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 R2:R1

电功率(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即:P=P1+P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P1:P2= R1:R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P1:P2= R2:R1

电热(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电流通过各部分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啼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即:Q1:Q2= R1:R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人教版第八章   电功率 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用电器工作用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消耗多少电能就转化为多少其它形式的能。单位是焦耳,常用的单位还有kW·h,1kW·h=3.6×106J。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即W=UIt。

电功计算公式:W=Pt=UIt。推导公式:W=I2Rt=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W=UQ。

电功的单位:J、kW·h。

3、电能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即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表盘上某段时间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kW·h。表盘上最右边一位数字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4、公式:P=W/t=UI。P=W/t可用于计算电功率,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功率,是计算功率的通用公式。P=UI只能用于计算电功率,将欧姆定律I=U/R代入,还可以得到P=U2/R、P=I2R等推导公式。

注意:P=UI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P=UI与P=U2/R、P=I2R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只能用P=UI计算电功率。

5、额定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②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用电器的功率。

③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电流值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④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⑤实际功率:加在用电器上的实际电压所对应的功率。

8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烧坏用电器。

若U=U,则P=P,用电器正常工作。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注意: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的。

9、测量电功率的几种方法

⑴根据公式P=UI,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即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⑵根据公式P=W/t,用电能表测出家庭电路中某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停表测出对应的时间,就可以用公式P=W/t计算出用电器的功率。

⑶如果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串联。

①如图所示1,用电压表测出R0不同意见的电压U0,则可知道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 U0/ 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用电器R的I和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相等,即I= I0,再利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2,用电压表测出R不同意见的电压U1和电路的总电压U,则可知道通过R0的电流I0=(U-U1)/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的I=I0,再用公式P=U1I即或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⑷如果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并联。

①如图所示3,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R0的电流I、I0,则可知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 I0 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0,再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4,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的总电流I和R支路的电流I1,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0不同意见的电压U'=(I-I1)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再用公式P=UI1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10、利用用电器铭牌求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电阻和电流

①已知U、I则P=UI;R=U/I额   ②已知U、P则I=P/U;R=U2/ P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目的:测量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2、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光的电功率。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导线若干。

5、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它的额定电压,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和稍高于它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两次电流表的读数。

④利用公式P=UI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6、实验结果: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得到消耗的电功率越大,小灯泡就越亮这一规律,灯泡亮度取决于其在电路中消耗的实际功率。

说明:“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都用到了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但前者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测量更准确,后者是为了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等于和高于其额定电压,以观察比较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亮度,从比较暗到正常发光再到特别亮的变化。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的现象。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②公式:Q =I2Rt③对于任何电路都可以用Q =I2Rt计算。在纯电阻电路中Q =W=Pt=UIt=U2t/R=I2Rt。串、并联电路中放出的总热量Q =Q1+Q2+…+Qn

焦耳定律与电功的关系:在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通过导体转化为内能的部分只能用Q =I2Rt

4、电热功率的计算:P=I2R,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发热功率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功率跟导体中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5、电热的利用—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电热的优点:清洁卫生、无环境污染、热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6、电热的防止:电热会使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工作、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动机等许多用电器上都有散热设备,就是为了防止电热的破坏。

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1、电流I与用电器电功率P的关系:I=P/U。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一定的,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为了防止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需添置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应先计算一下增加用电器后电路的电流,看电路的总电流是否超过供电电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大电流。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过载,即用电器总功率太大;短路。

4、保险丝:保险丝用熔点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根据P=I2R,电流在保险丝上的发热功率大,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的安全。

保险丝越粗其额定电流和熔断电流越大。选用保险丝时,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者稍大于电路的额定电流,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保险作用,过细的保险丝接入电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决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5、测电笔:

①作用:识别火线和零线

②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或与电线相连接的导体时,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

③判别简单的电路故障的方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用电器一般不能工作,用测电笔检查插座,如果两孔内的金属片与测电笔笔尖金属均使氖管发光,则表明干路中零线断路;如果接触时两孔都不能使氖管发光,则表明火线断路。

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In 电流分配:通过各支路的电流跟支路上的电阻成反比,即:

I1:I2=R2:R1

电压

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电压分配:加在各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U1:U2=R1:R2

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n

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 R2+…+1/R

电功(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W1+W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 R1:R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 R2:R1

电功率(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即:P=P1+P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P1:P2= R1:R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P1:P2= R2:R1

电热(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电流通过各部分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啼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即:Q1:Q2= R1:R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人教版第八章   电功率 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用电器工作用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消耗多少电能就转化为多少其它形式的能。单位是焦耳,常用的单位还有kW·h,1kW·h=3.6×106J。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即W=UIt。

电功计算公式:W=Pt=UIt。推导公式:W=I2Rt=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W=UQ。

电功的单位:J、kW·h。

3、电能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即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表的表盘上某段时间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单位是kW·h。表盘上最右边一位数字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

4、公式:P=W/t=UI。P=W/t可用于计算电功率,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功率,是计算功率的通用公式。P=UI只能用于计算电功率,将欧姆定律I=U/R代入,还可以得到P=U2/R、P=I2R等推导公式。

注意:P=UI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P=UI与P=U2/R、P=I2R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功率;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只能用P=UI计算电功率。

5、额定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②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铭牌上标的用电器的功率。

③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电流值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流。

④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⑤实际功率:加在用电器上的实际电压所对应的功率。

8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影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烧坏用电器。

若U=U,则P=P,用电器正常工作。

若U<U,则P<P,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注意: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的。

9、测量电功率的几种方法

⑴根据公式P=UI,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即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⑵根据公式P=W/t,用电能表测出家庭电路中某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停表测出对应的时间,就可以用公式P=W/t计算出用电器的功率。

⑶如果只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串联。

①如图所示1,用电压表测出R0不同意见的电压U0,则可知道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 U0/ 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用电器R的I和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相等,即I= I0,再利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2,用电压表测出R不同意见的电压U1和电路的总电压U,则可知道通过R0的电流I0=(U-U1)/R0,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的I=I0,再用公式P=U1I即或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⑷如果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需要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和用电器并联。

①如图所示3,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R0的电流I、I0,则可知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 I0 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0,再用公式P=UI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②如图所示4,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的总电流I和R支路的电流I1,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0不同意见的电压U'=(I-I1)R0,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用电器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再用公式P=UI1就可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10、利用用电器铭牌求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电阻和电流

①已知U、I则P=UI;R=U/I额   ②已知U、P则I=P/U;R=U2/ P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目的:测量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2、实验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光的电功率。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导线若干。

5、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它的额定电压,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和稍高于它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两次电流表的读数。

④利用公式P=UI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6、实验结果: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得到消耗的电功率越大,小灯泡就越亮这一规律,灯泡亮度取决于其在电路中消耗的实际功率。

说明:“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都用到了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但前者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测量更准确,后者是为了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等于和高于其额定电压,以观察比较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亮度,从比较暗到正常发光再到特别亮的变化。

四、电和热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热的现象。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②公式:Q =I2Rt③对于任何电路都可以用Q =I2Rt计算。在纯电阻电路中Q =W=Pt=UIt=U2t/R=I2Rt。串、并联电路中放出的总热量Q =Q1+Q2+…+Qn

焦耳定律与电功的关系:在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Q,表明电流做的功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通过导体转化为内能的部分只能用Q =I2Rt

4、电热功率的计算:P=I2R,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发热功率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功率跟导体中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5、电热的利用—电热器:电热器的主要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电热的优点:清洁卫生、无环境污染、热效率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6、电热的防止:电热会使用电器温度过高影响用电器的工作、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用电器。电脑、电视、电动机等许多用电器上都有散热设备,就是为了防止电热的破坏。

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1、电流I与用电器电功率P的关系:I=P/U。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一定的,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为了防止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需添置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应先计算一下增加用电器后电路的电流,看电路的总电流是否超过供电电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大电流。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过载,即用电器总功率太大;短路。

4、保险丝:保险丝用熔点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根据P=I2R,电流在保险丝上的发热功率大,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熔点而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的安全。

保险丝越粗其额定电流和熔断电流越大。选用保险丝时,其额定电流应等于或者稍大于电路的额定电流,过粗的保险丝不能起到保险作用,过细的保险丝接入电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决不能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5、测电笔:

①作用:识别火线和零线

②使用方法: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或与电线相连接的导体时,如果氖管发光,表示接触的是火线。

③判别简单的电路故障的方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用电器一般不能工作,用测电笔检查插座,如果两孔内的金属片与测电笔笔尖金属均使氖管发光,则表明干路中零线断路;如果接触时两孔都不能使氖管发光,则表明火线断路。

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In 电流分配:通过各支路的电流跟支路上的电阻成反比,即:

I1:I2=R2:R1

电压

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电压分配:加在各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U1:U2=R1:R2

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n

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R1+R2+…+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中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 R2+…+1/R

电功(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W1+W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 R1:R2

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 R2:R1

电功率(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即:P=P1+P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即:P1:P2= R1:R2

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即:P1:P2= R2:R1

电热(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电流通过各部分用电器所产生的热量之和。即:Q=Q1+Q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啼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即:Q1:Q2= R1:R2

电流通过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Q1:Q2= R2:R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上海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场呈“上”字造型,赛道总长约5.4公里,拥有14个不同转弯半径的弯道和9种不同组合的赛道。赛车比赛中,车手要不断改变赛车的速度和运动方向。赛车比赛精彩激烈、难度大、科技含量高。

(1)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赛场安排了巡警,如图是巡警所用的某品牌电动巡逻车,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已知该电动巡逻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人车总重的0.04倍,设该电动机能把电能全部用来牵引巡逻车克服阻力做功。总质量为220kg的四名巡警乘坐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10min。求:

①电动机消耗了多少电能?
②巡逻车通过了多少路程?
③若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9×10-2m2,巡逻车停止时,人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取10 N/kg)
(2)赛车运动对汽车工业的促进作用很大,为节约能源.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内能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有效地利用了能量。将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再生制动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称为储能效率。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汽车再生制动器相当于          。(电动机/汽油机/发电机)
(3)某次测试过程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再生制动器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作出Ek-s图像,如图。可以看出,开启再生制动器进行测试的图线是①、②中的_______,该次测试中储能效率为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