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点1.实验探究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2)实验探究的步骤:实验探究 观 察 记录 结果 得出结论.(3)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①关注物质的性 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等,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考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①点燃前:蜡烛是圆柱形的白色固体.有气味.易折断.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燃烧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光亮火焰.火焰共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处最暗.放出热量.稍后有黑烟产生.③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见表1-3-2: 表1-3-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生成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410426[举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一年的学习,相信你的实验能力一定有了很大提高,请你一同参与回答以下问题.
(一)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4)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他在广口瓶B中预先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仪器A中盛放氢氧化钠浓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K1关闭、K2打开,然后打开K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依据
(二)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的反应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图2)
探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你认为在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探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微溶于热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
甲同学:
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
猜想Ⅰ:氯化镁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成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碱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1)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气体能燃烧,请根据以上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同学在进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时,发现实验一段时间后,酚酞的红色总是会逐渐消失,于是他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的碱逐渐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但甲同学猜想可能是水温逐渐降低,导致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若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若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2)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
2H2O2
2H2O+O2↑
.
| ||
(3)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
5 |
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
5 |
(4)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他在广口瓶B中预先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仪器A中盛放氢氧化钠浓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K1关闭、K2打开,然后打开K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依据
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并有气泡产生
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并有气泡产生
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二)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的反应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图2)
探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你认为在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探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酸
酸
性,(选填“酸”“碱”或“中”).(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微溶于热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
甲同学:
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
猜想Ⅰ:氯化镁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成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碱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1)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气体能燃烧,请根据以上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2O
Mg(OH)2+H2↑
| ||
Mg+2H2O
Mg(OH)2+H2↑
;
| ||
(3)乙同学在进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时,发现实验一段时间后,酚酞的红色总是会逐渐消失,于是他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的碱逐渐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但甲同学猜想可能是水温逐渐降低,导致
Mg(OH)2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沉淀
Mg(OH)2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沉淀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甲或乙的猜想是否成立 (写出相应的操作、现象和结论):方案一: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又变红,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一: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又变红,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若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若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图中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填空: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
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________态;B图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C图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D装置适合收集________的气体.
(3)
小明同学参加研究性小组学习,进行下列探究:①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时,首先应该考虑从含
__________的物质中选取.②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除了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以外,氧化汞固体加热、电解水、植物光合作用都能得到氧气,请你说出实验室中不用以上物质制取氧气的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液态有机物进行了研究:点燃有机物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在烧杯内抹少量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对有机物的组成的认识是
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证明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的元素,你认为除了知道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外,还必须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 的猜测.
【解释与结论】(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 的猜测是正确的.
(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 .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 .
也许你对该小组的探究活动也有所思考,你思考的问题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占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解释与结论】(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
(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
也许你对该小组的探究活动也有所思考,你思考的问题是:
小华是个非常爱动脑的同学,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观察得非常仔细,以下是他们小组观察、记录并思考的一些问题: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______.
(2)经过溶液的学习后,小华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的道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导电的是______.
A.蔗糖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碳酸钠
(3)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这激发了小华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华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以上假设的依据是______.
[设计实验]小华决定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分析]观察到一支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支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被点燃,则假设______成立:小红又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结果酚酞变红,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______.
(4)小华还想利用H2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测定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图如下:
①写出装置中试剂的名称:乙______,丙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应该先______(选填字母).
a.加热反应管丁 b.从分液漏斗中滴加液体
在这两步操作之间,还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③写出反应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得了下列数据:
反应前 | 反应后 | |
丁管和内盛物的总质量 | 132.4g | 130.0g(冷却到室温称量) |
戊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 143.2g | 145.9g |
[误差分析]
①如果该实验缺少装置丙,则测得的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②如果实验后观察到反应管丁中有水珠凝结,则测得的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氧气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气体,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几个有关氧气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应选择A装置制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
③制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a.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b.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2)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
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①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②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一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CaO2)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根据获得的信息计算:
①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过氧化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72克过氧化钙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b试管
试管
.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特点是:原料、产物、条件无毒无害,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从绿色化学的理念考虑,应选择A装置制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
2H2O2
2H2O+O2↑
| ||
2H2O2
2H2O+O2↑
;
| ||
③制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C
或D
D
(填序号).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a.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b.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E
E
.(填字母编号)(2)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
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①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B
B
,理由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使体积不准确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使体积不准确
②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一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验证鳔 内含O2 |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
木条能继续燃烧 木条能继续燃烧 |
鳔内含有氧气 鳔内含有氧气 |
①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72
.②过氧化钙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4
5:4
.③72克过氧化钙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