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35558[举报]
(11分)化学实验、化学符号、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⑴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②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
③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
⑵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原子 ② 4个氢分子 ③ 2个碳酸根离子
④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⑤ 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⑶ 从下列灭火的原理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A.隔绝氧气 B.隔绝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①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②吹灭蜡烛 ③用剪刀剪断燃着蜡烛的烛芯棉线灭燃
(11分)化学实验、化学符号、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⑴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②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
③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
⑵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2个铁原子 ② 4个氢分子 ③ 2个碳酸根离子
④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⑤ 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⑶ 从下列灭火的原理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A.隔绝氧气 B.隔绝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①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②吹灭蜡烛 ③用剪刀剪断燃着蜡烛的烛芯棉线灭燃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 解释 |
①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 |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 ; ② 。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五氧化二磷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0521068252320.png)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 解释 |
①a试管中的白磷燃烧; ②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 烧杯中的白磷、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别是① ; ② 。 |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3)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性 | | | |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今年砷中毒事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砷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一种氧化物俗称砒霜,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8HCl+4Zn=4ZnCl2+3H2O+2As+H2↑。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该化学方程式。
(3)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303572718211.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30357736547.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3035945271.png)
①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 甲 | 乙 | 丙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
A.大于40℃ B.小于40℃ C.等于40℃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