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28342[举报]
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常温下0.01 mol·L-1的H2C2O4、KHC2O4、K2C2O4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
H2C2O4 |
KHC2O4 |
K2C2O4 |
pH |
2.0 |
3.1 |
8.1 、 |
(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使KHC2O4溶液中c(K+)∶c(HC2O4-)接近1∶1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适量的H2C2O4 B.加入适量的KHC2O4
C.加入适量的Na2C2O4 D.升高溶液的温度
(2)取一定质量H2C2O4·2H2O和KHC2O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取两份此溶液各25 mL,向第一份溶液中先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0.25 mol·L-1 NaOH溶液至20.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适量3mol·L-1 H2SO4溶液酸化后,用0.10mol·L-1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KMnO4溶液16.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离子方程式:5C2O42-+2Mn04-+16H+ =10______+2Mn2++8H2O。
②原混合物中H2C2O4·2H2O和KH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FeC2O4·2H2O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当36.0g FeC2O4·2H2O充分反应后,残留固体质量为13.6g,浓硫酸增重7.2g,碱石灰增重11.0g。求残留固体的成分和物质的量。(已知FeC2O4·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设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充分吸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草酸(H2C20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常温下0.01 mol·L-l的H2C204、KHC204、K2C204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
|
H2C204 |
KHC204 |
K2C204 |
pH |
2.0 |
3.1 |
8.1 、 |
(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使KHC204溶液中c(K+):c(HC204-)接近1:1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适量的H2C204 B.加入适量的KHC204
C.加入适量的Na2C204 D.升高溶液的温度
(2)取一定质量H2C204·2H20和KHC20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取两份此溶液各25 mL,向第一份溶液中先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0.25 mol·L-l NaOH溶液至20.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适量3 mol·L-l H2S04溶液酸化后,用0.10 mol·L-l 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KMnO4溶液16.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离子方程式:5C2042-+2Mn04-+16H+ =10______+2Mn2++8H2O。
②原混合物中H2C204·2H20和KHC20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FeC204·2H20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当36.0g FeC204·2H20充分反应后,残留固体质量为13.6g,浓硫酸增重7.2g,碱石灰增重11.0g。求残留固体的成分和物质的量。(已知FeC204·2H2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设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充分吸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X | Y | W | |
n(起始状态)/mol | 2 | 1 | 0 |
n(平衡状态)/mol | 1 | 0.5 | 1.5 |
A、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 |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75 |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该温度下,再向该容器中加入1.5mol W,达到新平衡时,c(X)=0.75mol?L-1 |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 (填写化合物名称),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 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 .
a.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molS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则= 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 mol<n(SO3)< mol。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