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14997[举报]
1.B(A.锲(qiè)而不舍 C.楔(xiē)形文字 D.摈(bìn)除)
2.C(A戴首饰 别出心裁 出其不意 B厮杀 焕然一新 礼尚往来C 燥热 哈密瓜 老生常谈 道貌岸然 D 佳话 食不果腹 金碧辉煌)
3.A(①蕴含,动词,不宜和“表达”搭配。②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疑窦,可疑之点。③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4. B(A“李敖有话说”只能用双引号。C“往来无白丁”后的句号去掉。D最后的问号应为句号)
5. A(B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中外游客被倾倒,或倾倒了中外游客;C“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并列不当D“降低”与“流通环节”搭配不当。)
6.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7. B(此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 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9.A (甫冠:刚刚成年)
10.B (A周高C“霸王社”成员D曾巩弟妹)
11.D (A②属治理之才非德B①不是才的表现C②属理财之才非德)
12.A (“上下驰骋”是“连通古今”之义)
13.
①曾巩就请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马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巡行夸耀。
②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幸,于是留他做三班院判官。
③衡量比较学习司马迁和韩愈的为文之道,当时善于写诗文词赋的人,很少有人能超过他。
14.⑴因为见到南宋朝廷派出的使者(1分),抑制不住在金人长期压迫下不敢流露的(1分)思念故国的深情(1分),而泣不成声。(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⑵“等”和“真”(1分) 。“等”字说明中原父老年年对王师北伐、收复失地的急切期盼(1分);“真”字表明中原父老对南宋统治者置沦陷区人民于不顾的无比失望(1分) 。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5.(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16.(3分)即使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
17.(7分)(1)趋同化(1分)(2)①生活空间的一致(2分)②生活方式的相似(2分) ③思想感情的相近(2分)
18.(6分)(1)不可以。(2)①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2分)
②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和仿拟对象,减弱了古今对照的效果。(2分)
③不引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涵。(2分)
19.(4分)C E (C: 从宏观到微观, 骨子里则是对现代建筑弊端的批评;E:并不是真的否定现代建筑)
20.(1)上联:⑥,下联:⑤ (2)上联:④,下联:②
(考虑到平仄,上下联顺序不能对调)
21.示例:①那些追名逐利、显赫一时的人总会被历史忘却,而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财富的人,尽管当时默默无闻,并不得意,终究会被历史记住,让后人敬仰。②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的辉煌。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
22.参照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读几百字的文章,脱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刚成年,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钓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越州旧历是从酒场拿钱供应衙门,不够再向乡里征取,定期七年。期限到了,但征税的人想多有些收入,仍然索要赋税。巩立即取消了这项收费。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高些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乡里,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贷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拥有资财在乡里称霸,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侮辱妇女,衣服器皿都犯上超越本分,势力能够撼动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不能如愿的。曾巩将其中31人发配流放,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请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马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巡行夸耀。其他盗贼听说后,很多人出来自首。
河北征调百姓疏通河道,要从其他地方调集百姓,齐州应当出民工两万。县里最初按户籍三个男丁就出一人,曾巩搜求那些隐瞒和遗漏的人,最后到九个男丁出一人,节省花费好几倍。他又废除了没有名目的渡河钱,建桥让百姓过河通行。他还迁徙了驿舍,从长清到博州,通达到魏地,共节省六个驿舍,人们都认为非常有益。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人们都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露出锋芒,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幸,于是留他做三班院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连通古今,愈来愈精,从“六经”出发,衡量比较学习司马迁和韩愈的为文之道,当时善于写诗文词赋的人,很少有人能超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