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右侧留下的“笔记与反思 空档.是供老师.学生课堂记录及课后小结用的.可以写上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复习过程的心得体会.解题过程.变式习题.重难点.误中思.思中悟等.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98660[举报]

1、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g/L NaOH溶液是指160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00 mol/L
4.00 mol/L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稀释ClO2,防止ClO2分解爆炸
稀释ClO2,防止ClO2分解爆炸

(3)吸收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吸收装置中的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防止H2O2的分解
防止H2O2的分解

(4)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a
a

(选填序号)a.Na2O2           b.Na2S            c.FeCl2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b e d
b e d
(选填序号)
a.蒸发结晶     b.蒸发浓缩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2、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再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mg?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KCN+2KOH+Cl2=KOCN+2KCl+H2O,再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氯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配平后请在方框内填写每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若为“1”也要写上)
2
2
KOCN+
4
4
KOH+
3
3
Cl2
2
2
CO2+
1
1
N2+
6
6
KCl+
2
2
H2O
(2)若处理上述废水20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
35.5
35.5
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0?安徽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锌与浓盐酸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如下:
实验用品:纯锌片、铜片、37%的浓盐酸、蒸馏水、氯化钾溶液、稀硝酸溶液
实验记录:

背影资料:

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实验A反应速度明显比B小,原因是
铜锌及浓盐酸一起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铜锌及浓盐酸一起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2)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稀盐酸不反应,而在实验中加热时又产生气体”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C中加热时产生的气体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
没道理,因为H2本身难溶于水
没道理,因为H2本身难溶于水

②某同学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入验证.
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现象及结论
认为铜片中可能含有锌等杂质
(3)某同学对实验D中的白色沉淀进行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能溶于水且溶液显蓝色;也不可能是ZnCl2,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ZnCl2晶体.若利用资源卡片资料大胆猜想,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处方案,只设计两个).
猜想 预计验证方法 猜想的现象与结论
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
(4)指导老师肯定了实验D中的白色沉淀是CuCl;并措出生成沉淀的原因,实际上是[CuCl4]2等离子与CuCl(s)、Cl三者之间所形成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uCl4]3-(aq)?CuCl(s)+3Cl-(aq)
[CuCl4]3-(aq)?CuCl(s)+3Cl-(aq)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