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对“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 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打破习俗.是以少数对多数.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B.习俗的背叛者的结局往往是死亡.他们或上十字架或上断头台.C.没有习俗的背叛者.人类早已被乌烟瘴气闷死了.D.习俗的顺从者必将被打倒.世间只有习俗的背叛者才是不朽的.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72499[举报]

1.答案D(A果fǔ  B躯qiào  C狡xiá )

2.答案C(A“鳞次栉比”指房屋多且有次序地排列。B 不合语境,“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D“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3.答案B(A“对于……上”搭配不当,把“对于”改成“在”或者直接去掉“上”。C成分残缺,应该是“免去……职务”。D将“他因为”改成“因为他”)

4、只有经受挫折(困苦)的考验,人才会更加坚强。或:人生的磨难,真是你的幸运。(意思对即可)(4分)

5.(要求)景物描写符合时令、地域特点,3分;意境优美,2分。

  (示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春雨仿佛一位词人在杏花丛中轻吟浅唱,宛若一曲丝竹在柳丝间抹出一缕思念。漾漾的雨润泽了杏花的笑靥,她睁开迷朦的眼,看着青石板上走来一群花季少女,雨滋润着她们的黑眼睛,氤氲着她们的红衣服,渲染成一幅水彩画。一阵细细的吴依软语,诠释着千年不变的美丽……

6、B(受,授予)

7、C(①②均表现嵇绍善于鉴别人才,有知人之明,故有①②的项不选)

8、B(“在朝臣中树立了威信”错,“朝廷惮焉”一句,应解释为“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

9、(9分)

(1)贾谧请求(恳求)与嵇绍交好(交友、结交),嵇绍拒绝不理。(“交于绍”、“距”各 1分,句子通顺1分)

(2)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虽”、“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公王以下的官员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认罪,嵇绍等人均被罢官,免为平民。(“诣”、 “废黜”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武帝下诏书征用他,离家做秘书丞。嵇绍刚到洛阳,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曾见到嵇绍,看他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尚书左仆射裴钛也很器重他,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了。”沛国的戴?年轻有才气,同嵇绍的侄儿嵇含相互交好,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后转任豫章郡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

元康初年(291),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受宠爱的外戚的身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应当授予大名,微德之人就应授予微名,“文武”这些谥号,显扬死者的功德,“灵厉”这些谥号,标志着死者的糊涂昏昧。由于近来掌礼治之官附和情弊,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这件事交给太常处理。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

不久嵇绍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又任侍中。河间王司马锸、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驱京都,借以讨伐长沙王司马?,帝王车驾驻扎城东。司马?向属众宣告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力在前面引导,我们虽死犹生。”于是授予嵇绍使持节、平西将军。继而司马?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员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认罪,嵇绍等人均被罢官,免为平民。不久朝廷又有向北征伐的战役,征召嵇绍,恢复了他的爵位。嵇绍因天子蒙受风尘,接奉诏书驰往行驾住处。恰逢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军队接近鸾驾,飞箭如雨,嵇绍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鲜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元帝司马睿为左丞相时,承袭前制,认为嵇绍死节之事关系重大,而追赠之礼与功勋德操不合,又上表请求追赠太尉,用太牢礼祭祀。等到他即位为帝,赐谥号为忠穆,又用太牢礼祭祀。

10(1)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 只是当时已惘然           (4) 白露横江

(5)起舞弄清影            (6)箫鼓追随村社近

(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和为贵

11、(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4分,三个点各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

12、它没有生命,美丽却不真实 ; 它太无瑕疵,太歪曲生命,它美化了真实。(4分)

这样的白菜不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能放上十年、百年不坏,而人不可能永远这么光鲜体面,也不可能长寿不死。(2分)

13、(1)说明如果精神穷竭了,那么即使肉身不朽也是无用的;(2分)

(2)以此反衬了白菜对待死亡的从容淡定。(2分)

14、这类人外表精致,生活富裕,但内心贫瘠。(2分)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处事圆滑,为人虚假。(2分)其实,他们的生命是干枯的。(2分)

15、比喻恰当(2分),人生哲理(2分),语言因素(2分)。

(一)16.D 17.A

18.①学术思想到了十字街头以后,常常会流俗化。(2分)

②“矮人群”一词喻浮浅卑劣之民众;“大汉”一词喻特立独行、有胆有识、个性坚强、敢于反抗之人。(共6分,①2分,②4分,每点2分)

19.不矛盾。寂居文艺之宫,终久要变成污浊恶臭的,所以作者说“走向十字街头”含有极大的真理”。“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是说不要被“十字街头”流俗化,要勇于打破流俗,伸张自我。两者是统一的。(6分,意思对即可)

(二)16、C(是对香港人民、对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17、D(“瞬间”没有用错,因为文章报道并强调的是中英两国政府顺利完成香港政权交接并举办隆重交接仪式的历史时刻,标题就是“历史将铭记这一刻”嘛)

18、因为这个时刻是一个庄严的历史时刻,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深刻含义:中英两国政府顺利完成香港政权交接,香港从此回归了祖国怀抱,中国从此全面收回了香港主权。(只说后两点也可)

19、江泽民等领导人心中充满了收回香港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的喜悦和自豪;董建华为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感到由衷高兴,为自己能成为香港第一位特首感到荣幸,并决心大展宏图;查尔斯等人既有对中华民族、中国领导人的敬意,也有被迫移交香港主权的无奈和遗憾。(答案不必拘泥于此,言之成理即可)

20、参高考评分标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