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 “我倒 “酷毙了 “帅呆了 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B.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C. 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五?一 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D.“中国印 .“中国福娃 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6964[举报]

一、(9分,每小题3分)

1.C(A项中依次读作:jí、yī、jí、qì、jī  B项中依次读作fěi、fěi、pài、fěi、fěi C项依次读作liào、miù、lù、liǎo、móu  D项依次读作àn、xīn、àn、yīn、ān)

2.  B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锱铢必较: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形容非常刻薄怪吝。含贬义。这里是语意还原贬词褒用。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可指景色非常优美。比肩接踵: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

3.D( A表意不清   B语序不当,应为“开拓视野”、“陶冶性情”、“提高能力”  C句式杂糅,去掉“出现”或“的发生”中一个)

二、(12分,每小题3分)

4.B( 解说概念的本质特征 )

5.D(可以“插足”)

6.  B( A项,少前提“只要掌握了恰当方法”; C项,“所以”后的结论不可能成立; D项,“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此说法文中没有提到。)

7.C( 无法推知窃取者的地址 )

三、(9分,每小题3分)

8.  C  “富”意为“多”

9.A两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 B项:前一句中的“于”字表比较,译为“比”;后一句中的“于”字是介词,译为“在”。 C项:前者表并列,可以译为“又”,后者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  D项:前一句中的“其”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后一句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译为“那些”。)

10.C  ( ②是晏子之仁有等级 ⑥是说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 )

四、(共23分)

11.(9分,每小题3分)

⑴生平喜欢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给以救济。(加点处各1分)

⑵他虽然官位、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加点词各1分)

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亲爱”“仁爱”“爱惜”三个词翻译准确1分,“因而”1分,“接近”1分)

12.(8分)(1)作者运用“兼”字,把送客与送春的难舍难分的双重惆怅自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伤春之情强化了离别之情)(2分);“兼”字,看起来很平白,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惋惜、怅惘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2分))。

   ( 或:(4分)“乱”字,表明主客都很随意尽兴,知己朋友依依难舍,频频举杯,殷勤相劝(2分);“乱”字看起来很显露,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2分))。

        (2)(4分)作者在三四句中抒发了一种期盼之情,惜别之时,已约相会之期,足见情真意切(2分);春天即将逝去,与客人分手在即,作者却又盼望来年“春”“人”俱归(2分);期盼之情中又流露出一种挽留之情(2分)。(三点,答对两点即得4分)

13. ( 6分 )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五、(22分)

14.(6分)每一次听《四郎探母》,对父亲而言,都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父亲的经历、处境、感情与杨四郎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四郎探母》寄寓着父亲的精神依托,是父亲的精神慰藉。

15.( 4分)(1) 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1分);写出了“父亲”一生的精神惨淡和愁苦,写出了父亲对祖母的深切怀念。(1分)

(2) 说明了这些中年儿女都明白父辈的心愿,彼此心照不宜(1分),此时的静默是对父辈最好的理解和尊重(1分)。

16.( 6分)

(1)它能使孤独的个人能够说出自己的痛苦,心灵上获得一点慰藉。(2分) 

(2)它能使孤立的能与他人交流,产生归属感。(2分) 

(3)它能使小的团体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拥有共同情感、休戚与共。(2分)

17.( 6分)示例:在一个大厅里为“四郎探母”流泪的人群,在一个广场上为泰雅族长老的古曲顶着大雨不去的人群,在一个公园里听乐团演奏悲怆“江河水”纪念死难同胞的人群,或者是,在一个图书馆里聆听一场诗歌朗诵的人群,在校园里为一个热门乐团尖叫晕眩的人群,其实是在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他们正在一个“社会共识体验营”里认识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表面上是音乐的流动、影像的演出,语言的传递,更深层的,其实是“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公民社会的塑造。(示例选自龙应台《文化是什么》。所举事例可以是叠加的排比事例,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示例,举例恰当得3分,理解准确得2分)

六( 14分)

19. (4分)树立品牌意识,办好特色学校。(“品牌”2分,“特色”2分)

20. (6分) 答案示例:冰雕雕刻起来比较省力,但冰雕享受不了温暖的阳光,一到春天就要融化,石雕雕刻起来艰难费力,但石雕经日晒雨淋,昂然矗立.(一对例子之间没有对比的,最多给2分)

20.(5分)示例:

赞成

理由:可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反思“活着”);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反对

理由:让孩子写自己墓志铭,太不吉利;十几岁的孩子,对死亡这个命题缺乏思考;青少年自杀例子较多,应尽量避开这个话题

(本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能围绕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七、(60分)

作文参照高考阅卷标准。文体不规范者,最高不超过40分。

参考立意: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生平喜欢以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千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都有供养、补贴。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葬的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退职回家的等待缺额的人,可以享受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他举办义田的大概情况。

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大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子孙罢了。

从前,晏平仲坐的是破败的车辆,驾的是瘦弱的马匹。陈桓子说:“你这是隐藏君上给予的赏赐啊!”晏子说:“我自从显贵到现在,父亲这一族人,出外没有不乘坐车辆的;母亲这一族人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子这一族人,没有挨冻受饿的;齐国等着我救济生火做饭的士人,有三百多人。这样算是隐藏君上的赏赐呢,还是彰君上的赏赐呢?”于是齐侯拿起晏子的酒杯,罚桓子喝酒。我曾经仰慕晏子的好仁,齐侯的知贤,以及桓子的服义。又爱晏子的仁爱有等级,说话有次第:先是父族,次是母族,再次是妻族,然后才说到疏远而贤良的人。孟子说:“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现在看范文正公设置义田的办法,比晏子高明;他规划得很远,似乎还要胜过晏子。

唉,世上久居三公爵位,享受万钟俸禄的人,他们官府宅第的雄伟,车辆服饰的华丽,声色女乐的繁盛,妻室子女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但同族的人连他的门也不能进,难道少吗?何况是疏远的贤人呢?三公爵位之下是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而同族的人,拿着壶瓢讨饭,以至饿死在沟渠中,又难道少吗?何况是对于其他的人呢?这些人都是文正公的罪人啊!

文正公的忠义满朝廷,事业的成就满边疆,功名满天下,后世一定有史官来书写他,我可以不必记述了。只是推崇它的义举,因而把他写下来,以便在世上流传。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