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一 甲午战争图 图二 时局图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卷九 材料三 康有为等任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 (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民族民主革命.领导人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本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请回答:(1)这反映出他对中国民主革命对象和力量的认识发生了哪些重大转变? (2)试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63262[举报]

                   (执信中学、中山纪念中学、深圳外语)三校联考      09.02

 

1.A   2.D   3.B   4. D   5.A   6.C    7.D    8.C   9.A

10.B  11.A   12.A  13. C  14.B  15.B    16.C  17.C  18.A

1,3,5

 

26.答:(12分)
(1)原因:①政治需要;②军事需要;③商业发展;④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区)(答任意3点即可)。(3分)

(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影响:①出现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等。

②出现重视工商业,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2分)

(3)特点:持续发展且出现两次高潮。(2分,答发展曲折给1分)。

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一战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的推动。(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7.答:(14分)
(1)①打着“天理人情”、“忠孝节义”、“伦理纲常”的招牌,符合统治者心意。(2分)

②标题是“儿女英雄”,离不开江湖豪客、儿女姻缘,实际上是英雄侠士加才子佳人的拼盘,适合小市民口味。(2分)

③运用评话本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分)

(2)不能。(1分)小说由于文体所限,对事物描述有夸张之处,慎入史。(2分)

(3)不是。(1分)他们和正统政府---清政府作对,不符合“忠孝节义”、“伦理纲常”,大贤大圣的标准。(2分)

广东名人:洪仁?、陈启源、康有为、梁启超、叶挺、叶剑英等(人名和事迹各1分。酌情给分,但不超过2分。)

 

 28 .答:(12分)
(1)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答出其3个给3分)。(2)新文化运动(2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自然科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2分)

(3) 由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2分)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1分)。(只要言之成理,同等给分,最高不超过4分)

 

29.答:(14分)
(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分)

(2)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6分)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

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2分)

(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并以法律保障。理性。(4分)

30答:(14分)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分)前者: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后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2分)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4分)

(2)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2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分)

(3)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1分)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2分)

 

 

31.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可在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分)

(一)答: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亡。(2分)

(2)原因:主观上,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政令无法真正实行。(2分)客观上,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2分)

出路: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3分)

 

(二)答:
(1)重大转变:在革命对象上,转变为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在革命力量上,从脱离广大群众到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4分)

(2)转变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孙中山吸取以往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努力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3分)

影响: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