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50065[举报]
一、 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6
C
11
B
16
A
21
B
2
B
7
C
12
B
17
C
22
D
3
B
8
A
13
B
18
D
23
D
4
B
9
D
14
A
19
B
24
A
5
D
10
C
15
D
20
A
25
D
二、 读图分析题(共100分)
(十一)10分
26.近日点 加快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35°34′ 昼最短,夜最长
27.西北 23°26′S 90°W
28.绘图略 (2分)
(十二)13分
29.洋流 潮汐
30.B(2分)
31. 入海口 冬春季节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海水容易倒流。(2分)
32.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危害:造成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等。(3分)
33.AB(2分)
(十三)17分
34.热带沙漠气候
位于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大陆西岸沿岸寒流的影响。(2分)
35.D (2分) 36.D(2分)
37.气候异常,导致该地区今年夏季气温特别高;降水少,特别干旱。(2分)
38.A(2分)
39.农业地域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生产方式:农场规模大,机械化和商品化水平高
原因分析:甲地区主要位于大分水岭西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形成丰富的降水,西侧则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总体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牧业。
灌溉(水源)成为这里发展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已采取措施: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侧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十四)10分
40.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劳动力数量丰富、素质较高;原有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
41.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等。
42.62.4% (2分) 加剧城市交通压力;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
(十五)15分
43.印度洋 亚欧板块
44.雨水补给
原因: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河流流量变化随降水量变化大。(2分)
45.降水丰富,由西南向内陆递减;
原因是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46.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纬度低,热量充足等。(3分)
47.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等。
48.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3分)
(十六)15分
49.800―1300 1600
50.D(2分)
51.有利区位条件:
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至少答出两条铁路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3分)
52.水田农业
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答出任意3点)
53.川渝地区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能源资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等),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推动全国电源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喀斯特地貌)和享誉国内外的人文景观,可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借助长江黄金水道和区内码头众多的临港优势,吸纳和充分利用区内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盐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4分)
(十七)10分
54.褶皱 背斜 向斜
55.①② ③
56.中生代和新生代 A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
57. 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
(十八)10分
58.云南、广西、贵州(写任意两个)
59.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2分) 肥力
60.选择坚实的基地,避免地面塌陷(2分)
61.土层薄,基岩大面积裸露,流水侵蚀作用强;任意砍伐森林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十九)10分
62.寒带苔原带
63.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64.亚马孙平原
65.纬度地带性 热量
66.低纬度地带
(二十)10分
67.生物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断块山地(地垒山)
68.资源、客源共享,推动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等(2分)
69.经济发展:拓展市场,带动交通、商业、餐饮、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2分)
文化交流: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1分)
环境:科学的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的保护;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造成的景观破坏等。(2分)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①调整国家财政政策,予以扶持 ②大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8年11月,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百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百万民工提前返乡,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的有(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1975年上涨11%。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 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里根政府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摘编自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材料三 里根时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人民版)》
(1)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2)里根政府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上述经济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美国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观点为什么能够解决美国当时的经济问题。
材料四 现代经济发展与石油的生产、消费息息相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1945年到1973年,美国借助廉价的石油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经济。为此,美国政府实施了《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能源节约、产业结构调整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近两年来,随着石油价格再次飘升,美国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加快替代能源生产,计划到2017年将本国一半以上的玉米、小麦等粮食用于乙醇生产,美国的许多粮食产地正逐步成为燃料基地。
根据材料四,读图回答(5)-(7)题。
(5)下图的A地区可供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6)许多乙醇制造厂商在A地区建厂,分析其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7)从地理角度分析美国用粮食生产乙醇作为替代燃料的利弊。
(8)材料四中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