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485[举报]
一、选择题(共70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双项选择题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A
A
D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A
B
B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D
CD
BC
BC
AC
AD
CD
BC
BC
AD
二、非选择题(共80分)
31(12分)(1)东部经济地带(1分) 集中了我国的主要农业、工业基地,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科技文化水平高,城市分布密集(答出以上4点即给4分)(2)中部经济地带(1分) 土地辽阔,这里有天然林场和天然牧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答出以上2点即给2分)(3)海南省(1分)气候高温多雨(1分) 交通条件的改善(1分)农产品保鲜、冷藏的提高(1分)
32、(11分)(1)东北(1分)温带季风(1分)冬季下雪,使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春耕。夏季高温多雨,日照长,有利于作物生长。秋季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收获。(3分)(2)4、5月为春汛,7―8月为夏汛,为双峰型。(2分)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夏汛。(2分)(3)径流季节变化大 结冰期长 凌汛的影响(2分,答出以上两点即给分)
33、(15分)(1)画图略(设计图例2分,三省区3分) (2)气候干旱(1分)(3)黄土高原(1分)自然原因: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物质不稳定;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疏。(答出以上3点给3分)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开矿(3分)(4)只要合理即给分(2分)
34、(27分)(1)一月等温线(1分) 大兴安岭(1分) 西北(冬季)风的背风坡(1分) (2) 年等降水量线(1分) 山东(1分) 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 土壤次生盐碱化(1分) 不合理的排灌方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1分) 环渤海工业(1分)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答出以上3点即给3分) 地势平坦,多泥质海滩;春季升温快,降水少,蒸发大;多大风,蒸发旺盛(答出以上2点即给2分) (3)四川(1分) 降水多,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分) (4)渭河平原(或关中盆地) (1分)断裂下陷(地堑)(1分) 海拔低,气温高所致(2分) 秦始皇陵兵马俑、华山、延安等(2分) 发展交通、适当提高地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配套设施) (2分)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2分)
35、(15分)(1)南昆(1分) 喀斯特(1分)(2)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域内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2分)(3)基塘农业 (1分) 混合农业(1分)(4)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2分)(5)广州(1分)稳定的商品来源及销售区(1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1分)“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2分)扩展生存空间、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走出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分)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6-8题。
6、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7、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8、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6-8题。
6、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7、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8、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7,回答第9~11题。
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0年6月11日至7月12日在南非举行,最终西班牙队获得了冠军。结合南非和西班牙两国地图,回答问题。
世界杯期间,南非与西班牙相比
A.正午太阳高度小 B.自转线速度慢
C.白昼时间较长 D.日落时间晚
世界杯举行期间,M、N两地的气候特征为
A.M地高温多雨 B.N地炎热干燥
C.M地寒冷干燥 D.N地温和多雨
植被沿M、N连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图19是20世纪80年代南京城市图,图20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图。阅读图19和图20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图20
资料1:
梁都之时(图20所示),城中28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钟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处大致都是市场区。
资料2: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该城市地处中纬度,1月平均气温为2℃,7月平均气温为28℃,年降水量为1031毫米。气温适度,降水适中。
资料3:
随着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术的发展,使水流条件复杂的长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长江风浪,在长江港口停靠。
(1)读图20,梁都时南京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图20和资料1,梁都时南京城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方位),图20中能够反映出影响其商业区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19和资料3中可以看出,与梁都时南京城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城区在古城的基础上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导致这种变化的区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