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4382[举报]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A 4.B 5.D 6.D 7.B 8.B 9.B 10.B
11 .A 12.B 13.C 14.A 15.C 16.A 17.D 18.C 19.A 20.D
(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AD 22.BD 23.AB 24.AB 25.AB 26.AB 27.AD 28.CD 29.CD 30.AD
31.(17分)
(1)阿尔卑斯山脉(1分)
答题要点:
地势低平;平原为主,主要位于中部;山地狭小,主要位于南部和北部(3分)
(2)南北(1分)
答题要点:
①受西风带控制;②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西部沿海;③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④平原为主(3分)(答对其中3点,给3分)
(3)答题要点: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流量较大;无结冰期;河道宽阔;运河
相连,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5分)(答对其中5点,给5分)
(4)答题要点:工业化起步早;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4分)
32.(20分)答题要点:
(1)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4分)
(2)合理该城区街道走向与子午线呈30°--60°夹角(或街道呈东北一西南和西北一东南走向),利于采光(4分)
(3)乙临近住宅区;位于城市环路与干道的交汇处(6分)
(4)甲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且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毗邻文化区;有交通干道与市区相连(6分)
33.(15分)
(1)水分(2分)
答题要点:
(2)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少支流补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沿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4分)
(3)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多暴雨(3分)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3分)
(4)合理调配;节约用水;防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3分)(答对其中3点,给3分)
34.(10分)
(1)先加快至最快后变慢(1分)
(2)多远慢长(4分)
(3)长近同方向绕太阳公转(3分)
(4)长(1分)
答题要点:
完成一个太阳日要自转一周,另加一个太阳日里地球绕日公转的角度。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于远日点,故近日点太阳日周期长于远日点。(1分)
35.(18分)答题要点:
(1)(14分)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防治环境污染(4分)(答对其中的4点,给满分4分)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交通和农业技术条件的改变,对柑橘生产的影响。
(2)简述丘陵山区的治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3)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 1961年,全国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渡过困难,自发地搞起包产到户。安徽在1962年的年中,包产到户发展到了占农户的80%,川、甘、浙等省农村达70%,全国农村平均起来已经超过20%。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在全省实验推行包产到队、到户的责任田,1961年3月毛泽东含糊地批准他进行实验,这使得安徽的粮食迅速增产,并有余粮支援河南、江苏等地。但随即毛泽东严厉批判了安徽的做法,曾希圣因此被撤职。在此前后,浙江、山东等地,也有小规模的包产到户的尝试,最终都无疾而终,所有参与其中的干部,全部被整肃,无一幸免。“包产到户”被当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受到长期批判。
材料二 1978年秋天,安徽发生大旱灾,为了使秋种(种麦子)能顺利进行,有的地方干部就采取了把生产队的土地直接包给农户种的办法,搞“包产到户”。……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对此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万里说:“包产到户的问题,过去批了几十年,许多干部被批怕了,但过去批判过的东西,不一定是错误的;过去提倡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要靠实践来检验。” ……1978年11月24日的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又做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决定——“分田单干,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包干到户,农村土地真正实现了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通过承包获得对土地的经营权,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用和平的方式夺了集体的生产经营权。
(4)依据材料4、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开始及70年代末,农村搞“包产到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局有何不同?
(5)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模式”与60年代“包产到户”有什么区别?“小岗模式”的推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以后,法国农业发展的缓慢,大大制约了法国工业革命。二战后,法国开始改造小农经济。首先,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1945年,法国政府通过国家农业信贷银行发行五年期债券募集、1947年开始的马歇尔计划,共为法国农业提供90亿法郎的资金支持。从1954年起,法国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超过了每年政府预算的4.6%。其次,力促土地的集中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鼓励年长农民“退休”,政府为其颁发“离农终身补贴”;各地政府成立土地整改组织,负责收购农民的零散土地,进行平整整合后转卖给农业资本家;对于自行合并经营的农场减免税收;对农民购买农机给予优惠和贷款,农场主购买农机可享受国家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第三,加强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各级农业公会和农业交流协会,通过这个组织传达和解释政府的农业政策,调查农业发展情况,组织农业交流活动等。另一方面是鼓励农民自行组织各种农业合作社,尤其是法国南部各类特种经营的农户基本上都加入到了各种农业合作社中,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引导农户进行生产,建立起农户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这弥补了各类特种经营难于扩大经营规模的缺陷。第四是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在第四和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府共设立了33所全国性的高等农业学院和农业工程学校,并且各省普遍设立了各种农业技术学校。政府规定,凡是独立经营农场的人必须要具备“农业技师”证书。法国农业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法国农业实现了全面的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法国成为20世纪中后期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李世安《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史》)
(6)战后,法国对落后小农经济的改造,对今天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变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材料四 200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表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城市 | 10493元 | 11759元 | 13786元 | 15781元 | 17175元 |
农村 | 3225元 | 3587元 | 4140元 | 4761元 | 5153元 |
(7)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
材料五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必须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8)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及相关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上海向国际大都市的进一步迈进,目前上海已经成为领导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对临近省份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也日渐显现。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泾渭分明。“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存在的现实,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真正做到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图(单位为元)为三省市2001年职工平均月工资对比情况。
材料三 江苏省人口密度和人均占有土地、耕地变化示意图。
(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简述其发展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简述“长三角”发展中存在问题?
(3)有专家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矛盾的根源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体制上的问题必须由体制解决,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调整行政区划,建设大上海经济区的好处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江苏经济如何借助靠近上海的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5)根据材料三可知,江苏省人地关系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并谈谈解决的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在缩小
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有所减慢
C.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因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廉价劳动力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大量民工失业
B.会给移入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D.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回答3~5题。
甲
乙
3.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在缩小
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有所减慢
C.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4.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因素可能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廉价劳动力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5.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大量民工失业
B.会给移入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D.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在缩小
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有所减慢
C.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2.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因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廉价劳动力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3.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短期内可能导致移出地大量民工失业
B.会给移入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D.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