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4355[举报]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A 4.B 5.D 6.D 7.B 8.B 9.B 10.B
11 .A 12.B 13.C 14.A 15.C 16.A 17.D 18.C 19.A 20.D
(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AD 22.BD 23.AB 24.AB 25.AB 26.AB 27.AD 28.CD 29.CD 30.AD
31.(17分)
(1)阿尔卑斯山脉(1分)
答题要点:
地势低平;平原为主,主要位于中部;山地狭小,主要位于南部和北部(3分)
(2)南北(1分)
答题要点:
①受西风带控制;②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西部沿海;③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④平原为主(3分)(答对其中3点,给3分)
(3)答题要点: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流量较大;无结冰期;河道宽阔;运河
相连,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5分)(答对其中5点,给5分)
(4)答题要点:工业化起步早;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4分)
32.(20分)答题要点:
(1)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高西南低)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4分)
(2)合理该城区街道走向与子午线呈30°--60°夹角(或街道呈东北一西南和西北一东南走向),利于采光(4分)
(3)乙临近住宅区;位于城市环路与干道的交汇处(6分)
(4)甲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且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毗邻文化区;有交通干道与市区相连(6分)
33.(15分)
(1)水分(2分)
答题要点:
(2)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少支流补给;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沿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4分)
(3)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多暴雨(3分)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3分)
(4)合理调配;节约用水;防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3分)(答对其中3点,给3分)
34.(10分)
(1)先加快至最快后变慢(1分)
(2)多远慢长(4分)
(3)长近同方向绕太阳公转(3分)
(4)长(1分)
答题要点:
完成一个太阳日要自转一周,另加一个太阳日里地球绕日公转的角度。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于远日点,故近日点太阳日周期长于远日点。(1分)
35.(18分)答题要点:
(1)(14分)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防治环境污染(4分)(答对其中的4点,给满分4分)
|
图2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2,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右图,回答9-11题。
1.图中 ( )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 )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最可能会出现( )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右图,回答以下3题。
1.图中 ( )
|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 )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最可能会出现( ) ( )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世界安宁,互利共赢”也是各国期待的结果。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发展中非、中印合作,为了充分利用印度资源和地缘优势,在印度投资建设纺织厂,70%以上的产品将出口到欧洲、中东国家。
材料二图中丙海域是索马里海域的一部分,近年来索马里海域海盗猖獗,国际海事局目前称此海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水域,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海运安全。
材料三世界局部区域图
(1) 分别说明甲、乙两河在现代埃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2)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丙海域的交通意义?
(3) 简述我国纺织公司在印度建厂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
(4) 说明水循环有关环节在A、B两地的表现差异并分析成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