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95342[举报]
(物理部分67分) 2009.3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3―17:ADBBD 18―22:CCBCC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17分)
23、10.0(左右) 2.8 2.8×103 24、 (1) 力的方向 (2)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 (3)重力作用 (4)小猴分得多,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粗的一端力臂小,所以粗的一端重力大 25、= 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液面相平 > b管下端细,此处流速大,压强小 26、 5 1.2 83.3% 5 27、 ①液体密度 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重力)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图1分,共17分)
32、 B 从A到B 图略 33、二力平衡 2.8 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变 34、 150 117 倒出盐水的体积V/ml 30 1.1×103
35、(一) (1)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压表指针反偏 (2) B (3)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小,误差较大,应选小量程 (4) 10 (二) 小亮
四、计算应用题:(第39小题7分,第40小题6分,共13分)
39、解:(1)电 ----(1分) 机械----(1分)
(2)v=s/t=
(3)∵P=W/t ∴W=Pt=100W×1800s=1.8×105J
∵W=Fs ∴F=W/s=1.8×105J/9×
∵匀速 ∴ F=f=20N ----(1分)
W总=UIt=32V×
(4)η=W有/W总=1.8×105J/230400J=78%----(1分)
40、解:(1)开关接1,R1 、R2 串联
∴U1= U- U2=9 V―3 V=6 V ----(1分)
∴I1 =U1/R1=6V/6Ω=
∴R2= U2/ I2= 3 V/
∴Q2=
U2I2t=3 V×
(2)开关接2,L 、R2 串联
L正常 UL= U- U2〃=9 V―6 V=3V ----(1分)
I2〃 =U2〃/R2=6V/3Ω=
2009年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化学部分53分) 2009.3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5:CADCC 6―12:BDACBBC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14分)
28、(1)⑥ (2)⑤ (3)③
29、(1) NaCl (2)+1 (3)H2SO4+Ca(OH)2=CaSO4+2H2O
30、(1)加入C物质或升高温度 (2)a (3)150
(4)16.7%
31、(1)CO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Cu+2AgNO3=Cu(NO3)2+2Ag 置换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36、(1)B (2)只有水或只有氧气的情况下,铁钉的生锈情况
(3)铜绿中含有C元素 (4)除去空气中的CO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37、加Ca(OH)2 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1.没有OH-1 2.CO32-
3.有白色沉淀 NH4Cl
四、计算应用题:(第38小题5分)
38、解:(1)得出产生
(2)化学方程式 ----(1分)
比例式 ----(1分)
得出含
得出硫酸的质量分数19.6% ----(1分)
完全正确,格式有问题减1分。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9/82/8bd0e00a.png)
(1)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2)他还想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于是选用了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像在光屏上所处的位置偏高,请你提出一种建议使得所成像在光屏的正中央:
物距u/cm | 实验序号 | 焦距f/cm | 像距v/cm |
15 | 1 | 8 | 17 |
2 | 10 | 30 | |
3 | 12 | 60 |
(3)某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E”的发光物体,如图所示将发光物体、一个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9/82/8a4f9b47.png)
(1)小明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你认为小亮的“方案”是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2)小亮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请你在图乙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2/126/564cee69.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1/130/b19fbb3f.png)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断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猜想一”是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来一只电压表,先后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是正确的,则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时
(3)实验发现两次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L1两端电压比L2两端电压小,说明“猜想二”也不正确.你认为L1熄灭、L2更亮的原因可能是(
A、L1电阻变大. B、L1电阻变小. C、L2电阻变小. D、L1功率变大
①在图1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起来,电压表选用0~3V量程.
②小明开始实验:
第一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
第二步: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如图2所示.断开开关S,计算出R=
(2)小红和小刚想测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约10Ω).
①小红仍用图1做实验:断开开关,拆下定值电阻,将标有“3.8V”的小灯泡接入原电路定值电阻的位置,并将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同时调整
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1 | 2.5 | 0.08 | 31.3 |
2 | 2 | 0.1 | 20 |
3 | 1.5 | 0.14 | 10.7 |
4 | 1 | 0.18 | 5.6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4/58/05be658a.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8/37/cec5e191.png)
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开路;
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
(1)根据
(2)针对猜想二,同学们找了一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如图乙所示,假如猜想二成立,则两次读数有何特点?
(3)根据上述现象,你认为可能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