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86989[举报]
1-5DACBC 6-10CBDAC 11-15DCACC
16-20CCCAB 21-22BD
23.(1)A港附近是上升流 ,上泛冷水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3分) B寒暖流交汇;位于大陆架上,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营养物质(盐类)(5分)
(2)地震(2分)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地震。(4分)
(3)乳畜业(2分)气候寒冷,温度较低,生长期短,不利于作物成熟,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欧美人的饮食文化习惯)(6分)
(4)该国城市主要分布(东)南部狭长地带(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沿岸);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经济)发达。(8分)
(5)向西部、向南部(2分) 西部、南部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优美。(4分)
24.(5分)
(1)ABD
(2)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作为商品粮建设基地,因此区域的粮食安全也可以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在国际形势平稳、有利于进行“虚拟水”贸易时,可以 较多进口“虚拟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当国际形势不利于开展“虚拟水”贸易时,也可以进行国内地区间的“虚拟水”贸易,减少干旱区耕地面积,增加林草地面积,实现“藏粮于草”、“藏粮于土”,也即“藏粮于生态”
25.(1)水稻(1分) 油菜(1分) 旱涝(1分) 夏季(夏秋)(1分);低温(阴雨) 春(1分)
(2)调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向农业经营多样化发展)(1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1分);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分);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市场适应性强。(合理即可得2分)
www.ks5u.com
下图表示某种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地处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2.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甲、乙表示地球表面,则
A.甲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a为极地东风带
C.乙处容易形成锋面 D.甲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字母a可能表示
A.台风登陆 B.塔里木河河水 C.长江东流入海 D.青海湖蒸发
4.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A.洋流a一定是暖流 B.洋流b可能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C.洋流a可能是西风漂流 D.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图表示某种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6~19题。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17.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甲、乙表示地球表面,则( )
A.甲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B.a为极地东风带
C.乙处容易形成锋面 D.甲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
18.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字母a可能表示( )
A.台风登陆 B.塔里木河河水 C.长江东流入海 D.青海湖蒸发
19.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则( )
A.洋流a一定是暖流 B.洋流b可能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C.洋流a可能是西风漂流 D.为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环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10年6月28,深圳出现了强降雨,日累计雨量约为57毫米,气象台在全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气象台解释:此次强降雨的形成是受副热带高压边缘不稳定气流和西南季风加强的双重影响导致的。下图为东亚和南亚季风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提到的“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分别是指图中的
A.甲、乙 B.丙、甲 C乙、丙 D.丁、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
B.乙气流性质温暖湿润
C.丙高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温度不同
D.1月份丁高压势力最强
3.在图示季节里,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范围广、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往往会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8点25分,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3.9°N,95.9°E)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的损失极大。据此完成1~4题。
(1)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治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 ]
A.寒潮——霜冻——干旱——火灾
B.台风——暴雨洪涝——干热风
C.地震——滑坡——泥石流——疫病流行
D.暴雨——海啸——火灾
(2)关于本次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3)本次海啸仅在泰国就造成近万人的伤亡,其中伤亡的外国旅游者中多为瑞典等北欧国家公民。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正值圣诞假期,瑞典等北欧国家冬季气候寒冷且居民收入相对比较高
B.泰国地处热带,气候宜人,适合度假且旅游设施配套好,接待能力强
C.本次灾害将造成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的旅游经济收入大大减少
D.泰国地理位置闭塞,交通通达性差,且和瑞典等北欧国家距离遥远
(4)灾后,联合国专家提出要尽快在印度洋沿岸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为了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下列技术最合适的是
[ ]
范围广、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往往会诱发出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8点25分,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3.9°N,95.9°E)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的损失极大。据此完成1~4题。
(1)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治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 ]
A.寒潮——霜冻——干旱——火灾
B.台风——暴雨洪涝——干热风
C.地震——滑坡——泥石流——疫病流行
D.暴雨——海啸——火灾
(2)关于本次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3)本次海啸仅在泰国就造成近万人的伤亡,其中伤亡的外国旅游者中多为瑞典等北欧国家公民。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正值圣诞假期,瑞典等北欧国家冬季气候寒冷且居民收入相对比较高
B.泰国地处热带,气候宜人,适合度假且旅游设施配套好,接待能力强
C.本次灾害将造成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的旅游经济收入大大减少
D.泰国地理位置闭塞,交通通达性差,且和瑞典等北欧国家距离遥远
(4)灾后,联合国专家提出要尽快在印度洋沿岸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为了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下列技术最合适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