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图中甲点为“4℃ .下列对其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 A.甲地海面水温为4℃ B.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C.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D.甲地海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27816[举报]

 

1-5DBCDB    6-10DDBBB    11-15CBBCD    16-20CCDDA   21-25DBBCC

26.(1)C(1分)

(2)A(1分)

(3)6:00南(4分)

(4)快多雨(4分) 

27.(1)温和湿润(温和多雨)(2分)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地区东北东南(3分)

(3)C(1分1)

(4)热带雨林(1分)冬暖夏凉、气温年变化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分),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2分)

28.(1)AB(1分)

(2)BD(1分) 

(3)海陆间 径流(或地表径流)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4分)

(4)夜晚 海洋面空气上升,近岸陆地空气下沉,说明洋面气温高于陆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夜间陆地降温幅度大,气温低.而海洋降温幅度小,气温高,所以只能是夜晚.(4分)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18亿亩的耕地总量要保持到2020年,基本农田总量不能减少。

材料二  《我国轮廓图》

   (1)形成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浙江省的地带性土壤是什么?

   (2)图中丙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比较疏松  D.土壤呈酸性

   (3)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我国的耕地保有量确定为18亿亩,这是约束性指标。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4)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①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         时期,例如           等城市(至少两例),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②明清时期,       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原因是:     

                                        

   (5)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简述其形成过程。

材料四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执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二要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6)依据材料四分析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携手闯市场。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7)依据材料五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知识说明深化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