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有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将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17579[举报]

探究实验:
A、(6分)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探究实验:

A(6分)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________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五个区域同,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m2
(2)一个物种的________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3)据调查发现,在2000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2年~2006年间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及_________等。
(4)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结果预期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有研究者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法。在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 m×2 m的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2)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5~2009年间其种群数量呈       型曲线增长。

(3)调查结果表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龙癸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第四步:                                                      

第五步:                                                     

预期结果及结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