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07519[举报]
B.(选修模块3―4)(12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的摆球振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声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E.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如图把玻璃砖放在木板上,下面垫一张白纸,在纸上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a和a/。然后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个大头针A、B,AB的延长线与直线a的交点为O。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B把A挡住。如果在眼睛这一侧再插第三个大头针C,使它把A、B都挡住,插第四个大头针D,使它把前三个都挡住,那么后两个大头针就确定了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在白纸上描出光线的径迹,要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图中的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应 。 (填“大些”或“小些”)
(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的图象,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已知波是向x正方向传播的,波速为v=2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质点B此时的振动方向;
②求出质点A在0~1.65s内通过的路程及t=1.65s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本小题包括A、B两小题,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
A、(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
(3)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求小车的加速度。
B、(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B.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2)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第一宇宙速度为
(用g、R表示);
(3)求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的周期(用g、R、G表示)。
本小题包括A、B两小题,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
A、(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
(3)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求小车的加速度。
B、(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B.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2)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第一宇宙速度为
(用g、R表示);
(3)求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的周期(用g、R、G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635043575245.jpg)
A、(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635044978743.jpg)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 。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
(3)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求小车的加速度。
B、(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63504685457.png)
A.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B.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D.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2)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第一宇宙速度为
(用g、R表示);
(3)求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的周期(用g、R、G表示)。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②如图2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重力加速度外,还必须知道或测出的物理量有
1 |
2 |
△x4+△x5 |
2T |
1 |
2 |
△x1+△x2 |
2T |
1 |
2 |
△x4+△x5 |
2T |
1 |
2 |
△x1+△x2 |
2T |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答题纸上,为完成实验,请连接图3的实物图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103/e3edb149.png)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U/V | 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1.60 |
I/A | 0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0 | 3.20 |
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