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9568[举报]
1D 2D 3C 4C 5B 6B 7C 8A 9C 10C 11D 12B 13C 14C 15A
16C 17C 18C 19B 20C 21A 22D 23B 24C 25B 26D 27C 28C 29D 30D
31D 32D 33D 34B 35B 36A 37A 38C 39C 40B 41C 42D 43B 44D 45C
46B 47A 48A 49C 50A 51A 52C 53B 54B 55D 56C 57D 58D 59B 60A
61、(8分)(1)水稻种植业 (2)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大型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4)①; 便利的海运条件
(5)商品谷物农业;中部平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6)墨累――达令盆地;灌溉条件;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7)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
(8)硅谷 微电子 知识和技术
62、(1)运输 供水 (2) B B地地形平坦并且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 (3)重庆 武汉
63、(5分)(1)合理
(2)合理 城镇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镇周围应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
(3)合理 发电厂为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企业,因而发电厂应布局在城镇的下风向地带,并且远离城镇。另外,离铁路较近便于运输煤炭
64、(8分)(1) 沉积 北 (2)京沪线 沪杭线 (3)接近消费市场
(4)上海位于河口三角洲上 优点: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缺点: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致使河流流量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
65、(1)城市化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发达 b
(4)逆城市化 大城市中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而周围的小城镇环境较好且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66、(1)对立统一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3)发展 ②
67.(1)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C
(3)丰富的煤、铁资源(丰富的原料、燃料) 德国的鲁尔区、俄罗斯的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英国的中部区、印度的东北部工业区等
、下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的地区属于:
A.亚热带 B.热带 C.季风气候 D.大陆性气候
.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夏季降水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地下水
.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臭氧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城市用水量增加
.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灌溉
.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B.提高人口素质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6/20101217/201012171140047342623.gif)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B、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C、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D、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