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86437[举报]
13.(10分)(1)ADEF.(2)不变;放.(每空2分)
14.(10分)(1)ACE.(2)0.4 ;y轴正方向.(每空2分)
15.(11分)
(1)右端(1分),vA
=
(2)G,B(每空2分)
(3)(2分)
16.(13分)
电压表读数变化很小(1分),新电池的内阻很小,内电路的电压降很小.(2分)
(1)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或限制电流,防止电源短路). (2分)
(2)R1(2分)
(3)如图所示,有一处画错不给分(2分)
(4) (2分)
(5)尽可能多测几组U、I值,分别求出每组
的E、r值,最后求平均值(或作U-I 图像
利用图线在坐标轴上截距求出E、r).(2分)
17.(16分)参考解答:
(1)用M表示地球质量,m表示飞船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①(3分)
地球表面质量为m0的物体,有
② (3分)
解得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
③(2分)
飞船在运行的周期
④(2分)
解得
⑤(2分)
(2)第一宇宙速度v1满足
⑥(2分)
因此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⑦(2分)
18.(16分)参考解答:
(1)金属棒下滑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① (3分)
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②(2分)
棒匀速下滑,安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③(3分)
可解得棒匀速下滑的速度
④(2分)
(2)金属棒刚进入水平导轨时加速度最大,此时感应电动势
⑤(1分)
安培力大小为
⑥(1分)
安培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右
此时金属棒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m,则
⑦(2分)
解得
⑧(2分)
19.(17分)参考解答:
(1)设由A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
①(1分)
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
qE=ma ②(1分)
③(1分)
解得
④(1分)
(2)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 轴的分量
⑤(1分)
⑥(1分)
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则有
即
⑦(1分)
(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有
⑧(1分)
将代入可解得
⑨(1分)
由于,因此粒子从y轴上的D点离开磁场。⑩(1分)
设圆心为P,。用
表示
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
⑾(3分,其中图占2分)
解得即
⑿(1分)
因为,因此粒子在磁场区域中运动了
周,经过的时间为
⒀(1分)
解得 ⒁(2分)
20.(19分)参考解答:
设A、B、C三者的质量都为m,从开始到C、A的速度达到相等这一过程所需时间为t.
对C,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①(2分)
对A,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②(2分)
对B,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有
③(2分)
C和B恰好发生碰撞,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初速度
④(2分)
A、B、C三者的位移和末速度分别为
(向左),
(向右),
(向左) ⑤(2分)
(向左),
(向右) ⑥
C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立刻互换,则碰撞后C和B的速度各为
(向右),
(向左)
碰撞后B和A的速度相等,设B和A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此时对B和A整体有
隔离B,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
可得,说明B和A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
⑦(2分)
设C最后停在车板上时,共同的速度为vt,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⑧(1分)
可得vt=0
这一过程,对C,由动能定理有
⑨(1分)
对B和A整体,由动能定理有
⑩(1分)
解得C和A的位移分别是
(向右),
(向左)
⑾(2分)
这样,C先相对于车板向左移动,然后又相对于车板向右移动
,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滑块C最后停在车板右端. ⑿(2分)
(10分)如图甲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果采用新电池进行实验,实验时会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时,电压表读数变化很小, 原因是:新电池的内阻很小,内电路的电压降很小,从而影响测量值的精确性。为了较精确地测量新电池的内阻,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学生用的理想电压表V,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
),滑动变阻器
(
),开关S。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加接电阻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或
)。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
;当电流表读数为
时,电压表读数为
.则新电池内阻的表达式
=
.(用
、
、
、
和
表示)
(5)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
值,便可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样做虽然简单,但误差可能较大。处理数据时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个处理方法: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0分)如图甲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果采用新电池进行实验,实验时会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时,电压表读数变化很小, 原因是:新电池的内阻很小,内电路的电压降很小,从而影响测量值的精确性。为了较精确地测量新电池的内阻,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学生用的理想电压表V,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
),滑动变阻器
(
),开关S。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加接电阻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或
)。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
;当电流表读数为
时,电压表读数为
.则新电池内阻的表达式
= .(用
、
、
、
和
表示)
(5)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
值,便可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样做虽然简单,但误差可能较大。处理数据时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个处理方法: 。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加接电阻R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______.
(2)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填R1或 R2).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内阻的表达式r=______.(用I1、I2、U1、U2和R表示)
(5)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U、I值,便可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样做虽然简单,但误差可能较大.处理数据时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个处理方法: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8203223349887206/SYS201310282032233498872015_ST/images0.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668365.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684572.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15331.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62481.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78371.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93559.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80927491.png)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乙,加接电阻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668365.png)
(2)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15331.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778371.png)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887295.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18348.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34327.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49382.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80268.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887295.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34327.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18348.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949382.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8668365.png)
(5)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9090325.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01459105270.png)
(1)如图甲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果采用新电池进行实验,
实验时会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时,电压表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节新电池的内阻,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R0(R0=1.50Ω),滑动变阻器R1(0 ~ 10Ω),滑动变阻器R2(0 ~ 200Ω),开关S。相比于图甲,图乙中的电阻R0有哪些的作用?
(3)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 R2);
(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5)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 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内阻的表达式r = (用I1、I2、U1、U2和R0表示);
(6)处理实验数据时,测出两组U、I值,便可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样做虽然简单,但误差可能较大。处理数据时如何减少实验误差,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