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86397[举报]
14.AD 15.C 16.AD 17.C
18.【答案】B
【解析】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所需时间为T/4,因此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λ/4,即OP、OP’为λ/4,因此P、P’两点间距离为半个波长,但由于波是以O为波源向左右传播的,左右对称点振动总相同如图c所示,A错;波传到Q’需要半个周期,而当Q’到达负向最大位移时又需3T/4,因此O点振动时间为5T/4,所走路程为
cm,B正确;波动传播的是振动的运动形式,质点并不沿传播方向向前传播,C错;同种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即v=λ/T=
,P点还没有振动,D错。
19.【答案】A
【解析】光沿PO射到界面上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Ⅰ为直接反射的光,为复色光;折射进入玻璃的光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发生色散,然后在玻璃板的下表面反射和两次进入空气的折射而成为Ⅱ、Ⅲ两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光束Ⅱ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光束Ⅲ大,所以光束Ⅱ、Ⅲ为单色光;由光路可逆可知,三束光彼此平行,A正确;当
时,反射光与入射光重合,因此当α增大时,Ⅱ、Ⅲ光束靠近光束Ⅰ,B错;由于光束Ⅱ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光束Ⅲ大,光Ⅱ的频率比光Ⅲ高,所以光Ⅱ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光Ⅲ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错;由于光路可逆,因此只要光能从上表面射入,则一定能以原角度从上表面射入空气,不会发生全反射,D错。
20.AC 20. BC
22.I(1)(9分,每问3分)。(a)115~120都对;(b)6.3×10-
II.①用A2替换A1 (3分)
②实验电路图如图 (3分)
(3分,其它合理也得分)
23.(1)风突然停止,船体只受到水的阻力f做减速运动
船体加速度大小:
∴船体只受到水的阻力:
帆船在匀速运动时受到风的推力和水的阻力而平衡,所以:
帆船受到风的推力大小:
(2)(特别说明:没有相应的估算过程,直接写出空气密度的不能得分)
在单位时间内,对吹入帆面的空气(柱)应用动量定理有:
24.(18分)解析:
(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即 ……………………………………………………………… (2分)
………………………………………………………………………(1分)
如图所示,当粒子运动的圆轨迹与cd相切时上端偏离
最远,由几何关系得:
……………………………………………………(2分)
当粒子沿Sb方向射入时,下端偏离
最远,则由几何关系得:
……………………………………………………(1分)
故金箔cd被粒子射中区域的长度
……………………(1分)
(2)如图所示,OE距离即为粒子绕O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粒子在无场区域作匀速直线运动与MN的相交,下偏距离为
,则
....................................(2分)
所以,圆周运动的半径............................(2分)
(3)设粒子穿出金箔时的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粒子从金箔上穿出时损失的动能
…………………………………(2分)
25解:⑴设B上升了h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cosθ==0.8 ---------------------------①(1分)
此时A、B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A= --------------------------------------②(1分)
A下降的高度为H1=Ltgθ=
A下降B上升过程中,A、B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MgH1=mgh+MvA2+
mvB2 ---------------④(2分)
将①②③代入④可得线框B上边刚进入磁场时的 速度vB≈
⑵根据vA=,当线框B匀速通过磁场的过程中,随着θ的增大,物块A做变减速运动。------------------------------------------------------------------------------------------(3分)
⑶当线框B下边刚离开磁场时,设绳子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θ′,
cosθ′=≈
-----------------⑤(2分)
此时A、B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A′==
m/s
----------------------⑥(2分)
设从B开始上升起,A下降高度为H2,
则H2=Ltgθ′=2.0m ---------------------⑦(1分)
设线框B经过匀强磁场时获得的内能Q,整个过程
中,A、B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有:
MgH2=mg(h+a+b)+MvA′2+
mvB2+Q------------------------------⑧(2分)
联立⑤⑥⑦⑧并代入vB≈2.0m/s的值,可求得:Q=4.46J ---------(2分)
班次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__
物理答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18分) :
I(1)(a)______________(3分)
(b)_____________(3分)
(c)______________(3分)
II. ①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 a 实验电路图如图 (3分)
b_______________(3分)
23(16分)
24(18分):
25(21分):
(9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的质量都是30 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 m/s2)
砝码质量M(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L(c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9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
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
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9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
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
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9分)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利用打点计时器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如下三个问题的深入研究:
(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2)如何测定物体下落过程中某一位置的速度?
(3)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此同学依据这些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如图9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频率为f)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打开电源而后释放重物,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几条纸带并在其中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取出若干计数点,其中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图9
①(2分)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交流电源、天平及毫米刻度尺 B.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及砝码 D.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②(2分)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f、x2、x5表示)
③(3分)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该同学用图象法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做v-t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
④(2分)如图乙所示,打计数点5时重物的速度v5=________.(用f、x3、x4、x5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