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73549[举报]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4分)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24分)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但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离真正保护全球气候的目标还差的很远,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还很严重。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
(1)材料一中最后五十年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约 ℃,据材料一概括百多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是 。引起材料中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2)材料二中,2007年美国人均CO2排放约是中国人均排放的 倍。材料显示全球CO2排放主要集中在 (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3)大气中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目前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关于保护全球气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的意愿高。
②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欧冬暖夏凉气候,西欧国家对此非常消极。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输出石油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全球气候变化中受益,而且自身又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持积极立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下列措施对抑制海平面上升可行的有 (多项选择)
A.控制人口增长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关闭工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E.建设海岸防护堤坝
F.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选做题:请在 A 、 B 、 C 、 O 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读北海与南海示意图(图 22 )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 1 )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上的差异 。( 2)南海拥有而北海没有的海岸类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两海域的资源优势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边国家的 存在着重叠引发区域争议,各国应以 分为依依据加以协商解决。( 2 分)
B.【 城乡规划】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分析回答相关间题 (10分)
( 1 )图 23 是该小组草绘的 A 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分析该地区公路选址的合理性 。
( 2 )图 24 是该小组虚拟的 A 城市规划草图,结合图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 4分)
② 规划中的两个工厂选址是否合理,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图 2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1)图 25 中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是 。
(3)旅游业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4 分)
D .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 2 ℃ 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进展,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标。中国自主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2 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和城市布局略图,完成25~26题。
41.关于该市所在区域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市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600mm B.该市所在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C.图示范围内河流可能发生凌汛 D.该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42.关于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
A.纺织工业区较合理,既接近劳动力,又不会对城区造成严重污染
B.高新技术区较合理,沿铁路布局,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C.发电厂布局不合理,既污染大气,也污染水源
D.化学工业区不合理,会造成城区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