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年前.毛泽东和黄炎培对话论天下.68岁的黄炎培直言相问:“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宽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53岁的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几十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这段三百二十九个字的对话不时被人提起.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1)新中国成立以后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跳出历史的周期率的? (2)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这些尝试遭遇了怎样的挫折.原因是什么? (3)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尝试又有了哪些新的举措?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57746[举报]

第Ⅰ卷

1 ―― 5ACDCD  6 ――10BDCAB  11――15DACAD

16――20DADDA  21――25BBDBC  26――30BBACC

第Ⅱ卷

31.(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4分)

(2)挫折:民主法制建设早到空前的破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被迫停止。(2分)

原因:“左”倾错误泛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阴谋家野心家的利用;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恶化;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2分)

(3)新举措: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法制体系;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2分)

32.(1)核心观点:冷战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2分)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争端等。

欧洲:柏林墙的修筑和德国的分裂、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等。(2分)

(2)主要因素: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3分)

(3)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3分)(任答三点即可)

33.(1)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分)

特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2分)

(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1.5分)

影响:推动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1.5分)

(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商业资本活跃。(1分)

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1分)

(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4.(1)相同点:实行海禁政策,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1分)

出发点:明朝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2分)

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1分)

(2)政策:重农抑商政策。(1分)

依据:保证农业劳动力的充足,提高农业产量,维护社会稳定;农为本,各业都要信赖于农业。(2分)

(3)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日趋衰落。(1分)

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