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55940[举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C
A
B
C
D
B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B
D
B
B
C
C
B
B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B
C
B
B
A
C
B
B
D
题号
28
29
30
答案
C
D
B
31、(13分)
(1)重庆、成都、西安 (3分)
(2)青岛 上海 成都 (2分)
(3)天津;受到北京等大城市的抑制,天津在京津冀的地位不明显(2分)
(4)ABD (3分)
(5)①附近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少;②西部开发的带动作用。(3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32、(13分)
(1)②(1分);①(1分)
关联:旅客(主要为民工)从①流向②(1分)。原因:②经济发达,工资收入较高,较多就业机会(1分);①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过剩(1分)。
(2)绎济愈发达,出行愈多;绎济愈落后,出行愈少。(2分)
(3)③(1分);①(1分)
①省区为我国能源和矿产基地、粮食和畜产品基地,以生产大宗原材料、农产品、工矿产品为主(1分),大量输往东部沿海地区(1分),所以,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运输量较大
。
(4)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2分)
33.(14分)
(1)流水作用(流水侵蚀)(2分)
(2)以西河段落差大,以东河段落差小(2分)以西河段是地壳上升与河流侵蚀(下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以东河段是地壳下降与河流侧蚀(侵蚀)、堆积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
(3)以西:(梯级)开发水能、改善航运、保持水土、发展旅游(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以东:防洪防涝、发展航运、土地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4)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图3),回答下面试题。
6.图示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90平方千米,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达
A.18平方千米 B.33平方千米 C.51平方千米 D.78平方千米
7.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与最近海岸线之间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A.e地 B.f地 C.q地 D.h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图3),回答6—7题。
6.图示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90平方千米,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达
A.18平方千米 B.33平方千米 C.51平方千米 D.78平方千米
7.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与最近海岸线之间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A.e地 B.f地 C.q地 D.h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根据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回答问题。
|
2000年 |
2008年 |
2009年 |
农业人口(万人) |
25.40 |
12.50 |
11.70 |
耕地(万公顷) |
28.59 |
20.50 |
20.23 |
农业产值(亿元) |
216.50 |
280.35 |
283.15 |
种植业(亿元) |
61.84 |
106.07 |
114.29 |
牧 业(亿元) |
80.75 |
63.50 |
60.04 |
渔 业(亿元) |
36.53 |
55.23 |
51.39 |
农业服务业(亿元) |
|
8.20 |
8.49 |
1.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 ②渔业产值有增有减
③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 ④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图表数据,上海农业发展的趋势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 ②牧业产值将持续下降
③从业人口有所减少 ④农业产值比例将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6·上海)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06/6F43/0019/fc42039da6d488295174b0c5e49f8f2a/A/Image35082.gif)
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以及陆地和水体交汇处,有暂时或永久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一般水深不足6米,如沼泽、滩涂、湖滩、湿草地、浅水湖泊等。湿地主要具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灌溉给水、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保护物种等功能,其生态价值居各类生态系统之首。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相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
(1)苏、浙、沪三省市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比较江苏、浙江两省,湿地公园较少的是________省。该省湿地公园较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湿地公园建设投资高,全国现已部分建成、新开建及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共51个,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16个,其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湿地公园,属湖泊湿地的有_________,属河流湿地的有________,属滩涂湿地的有________。(每空各填一例)
(5)按照湿地的含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图中标出的湿地公园外,还有由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如________;以及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如________。
(6)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研究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请在括号内打“T”选择课题: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7上海地理,51~54)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60/1031/0473/ab77f892341723d7d98617d1952f92c4/A/Image41847.gif)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
在城市CO、
排放量中的比重。)
(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________;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________。
(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
(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项选择)
[ ]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