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55714[举报]
图甲示为“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表格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简表”,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障碍 | 不利温度 | 高温 | 舒适 | 低温 | 不利低温 | 冷金属粘皮 |
>49℃ | >29℃ | >21℃ | 21℃±3℃ | <18℃ | <-10℃ | <-20℃ |
、 、 。
⑵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⑶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地理原因是
。
⑷上述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人口 率的影响而实现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影响人口分布从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图甲示为“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表格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简表”,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障碍 |
不利温度 |
高温 |
舒适 |
低温 |
不利低温 |
冷金属粘皮 |
>49℃ |
>29℃ |
>21℃ |
21℃±3℃ |
<18℃ |
<-10℃ |
<-20℃ |
⑴由图甲、图乙和表格资料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
⑵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⑶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地理原因是
。
⑷上述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人口 率的影响而实现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影响人口分布从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1~5题。
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3.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5.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
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
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
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记者从2009年8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结合表1,中国各地区老年比(%,使用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作为老龄化人口),回答下列各题。
表 中国各地区老年比
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
A.比较严重的地区均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
B.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人口结构仍处在较为年轻的状态
C.河南、河北也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行列
D.人口结构年轻的地区都分布在干旱气候区
2.地区之间老年化程度的不同预示着未来
A.人口流动的加剧
B.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
C.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力人口也出现下降
D.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记者从2009年8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结合表格,中国各地区老年比(%,使用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作为老龄化人口),回答1—3题。
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
(
)
A.比较严重的地区均分布东部发达地区
B.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人口结构仍处在较为年轻的状态
C.河南、河北也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行列
D.人口结构年轻的状态都很分布在干旱气候区
2.地区之间老年化程度的不同预示着未来 ( )
A.人口流动的加剧
B.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
C.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力人口也出现下降
D.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口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青少年入学困难 B.社会福利负担重
C.劳动力不足 D.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