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48520[举报]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光子;科学假说; 2、; 3、TB=TC<TD;θB=θC>θD;
4、E1>E2;△E1 = △E2; 5、5,30
二、选择题:共40分。
说明
Ⅰ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Ⅱ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C
D
B
A
A
AB
BD
AD
CD
三、实验题:共30分
15、A
16、(1)A;(2)一节干电池、保护电阻 ;将电池与电流表、保护电阻串接
17、(1) ① ③ ; ①中有导电物质的一面朝上,③中应使用电压传感器;(2) a ;(3) f ,向右
18、(1)作图法 ;(2)画出的s-t图(如图线甲)和的s-t图(如图线乙)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甲为直线,物体从A到B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从图线的斜率可求得: ,
从乙图中无法直接判断s、t之间的关系,但是该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通过转换变量来进行,即作s-t2图线,为此求得表格如下:
时间t(s)
0.89
1.24
1.52
1.76
1.97
新变量t2(s2)
0.79
1.54
2.31
3.10
3.88
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
依据上表中的t2、、s数据可作图线丙。从图像中看出s与t2、呈线性变化关系,由图中斜率求得,即故
(3)从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 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从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9、解:(1)由图线可看出滑块上升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几乎相等,说明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
(2)因为有滑动摩擦力,所以图线不对称。
上滑时,s1 =1/2 g(sinθ+μcosθ)t12
下滑时,s 2=1/2 g(sinθ-μcosθ)t22
代入图给数据s1 = s2=
2
解得sinθ=0.5 θ=30° μ=0.22
(θ角在arcsin0.45 ―arcsin0.55范围都算对;μ在0.2―0.3都算对)
四、计算题:共60分
20、解: 以密闭容器内的一定量气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状况为该气体的一个已知状态,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求解.
取1摩尔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标准状态下为,所包含的分子数为NA=6.023×1023个.在题设条件下,设其体积为V,则根据气态方程:
有
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分子间的距离为
21、解:该同学的解法不合理。(1分)
因为在施加竖直向下的电场后,物体对桌面压力N=mg+qE,因而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mN=m(mg+qE),而这位同学仍用f=mmg来计算摩擦力做的功。(2分)
正确解答:
未加电场:mg(H-h)-mmgSAC=0 (1分)
加电场后:(mg+qE)(H-h)-m(mg+qE)SAC= (2分)
[ 联解上述两式得:
u=u0=
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 (2分)
得:S==4 (2分)
22、、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作aP两端的Uap―I图像,因图上任意一点的Uap与I所对应的矩形面积是外电路电阻Rx的输出功率,从而由已知Rx的功率求出对应的Rx值。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作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分析找到滑动变阻器的发热功率为9W的A点和B点,所以Rx有两个值。
23、解:(1)输电线冰层体积V冰=πR
(2)输电线与冰层的总质量为:M=m
最高点所受拉力为:
由半根输电线的受力可得最低点的拉力为
(3)设铁塔被冰包裹时的质量为m`,则
铁塔即将翻倒时受到重力、地面拉力和输电线拉力作用,以―端为轴,R取最大值时有:
24、解:(1)由题意知圆环所在处在磁感应强度B为: ……①
圆环的有效切割长度为其周长即: ……②
圆环的电阻R电为:……③
当环速度为v时,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④
电流为: ……⑤
故圆环速度为v时电功率为:P=I2R电……⑥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⑦
(2)当圆环加速度为零时,有最大速度vm
此时……⑧ 由平衡条件……⑨
……⑩ 联立⑧⑨⑩解得……⑾
(3)由能量守恒定律……⑿
解得……⒀
评分标准:③④⑤⑧⑨⑾⒀各2分,⑥⑦⑩各1分,⑿3分共2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B.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有关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
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E.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选修3—5)
⑴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E.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用来估算原子核半径和原子的核电荷数。
(2)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A为阴极,K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A,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4.5eV
B. 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不为零
C. 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
D. 若用光子能量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A,同时把滑片P向左移动少许,电流计的读数一定不为零
⑶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
A、△n=1,13.22 eV <E<13.32 eV
B、△n=2,13.22 eV <E<13.32 eV
C、△n=1,12.75 eV <E<13.06 eV
D、△n=2,12.75 eV <E<13.06 eV
⑷1914年,夫兰克和赫兹在实验中用电子碰撞静止原子的方法,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来证明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存在的假设。设电子的质量为m,原子的质量为m0,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差为ΔE,试求入射电子的最小动能。(假设碰撞是一维正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物理一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
B.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有关 |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 |
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
(2)(9分)如图所示,一水平面上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质量为m的劈A在水平面上静止,上表面光滑,A轨道右端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物块B恰好放在水平面上P点,物块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一质量为m的小球C位于劈A的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0.9m。小球C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与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M="2" m,g=10m/s2,求:
(1)小球C与劈A分离时,C的速度大小
(2)小球C与物块B碰后的速度和物块B的运动时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物理一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B.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有关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
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E.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2)(9分)如图所示,一水平面上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质量为m的劈A在水平面上静止,上表面光滑,A轨道右端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物块B恰好放在水平面上P点,物块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一质量为m的小球C位于劈A的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0.9m。小球C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与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M="2" m,g=10m/s2,求:
(1)小球C与劈A分离时,C的速度大小
(2)小球C与物块B碰后的速度和物块B的运动时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