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解析:图中无经纬网和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确定方向.河流向东流.根据等高线特征可以看出.甲河段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形.乙河段等高线稠密.为山谷地形.而且甲河段的等潜水位线特征反映出为河水补给潜水.故甲河段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A位于闭合的40米等高线之内.而该闭合等高线两侧分别为40米和45米等高线.所以A的海拔小于40米.为洼地地形.在河流洪水期可以起到分洪的作用. 答案:(1)自西向东 (2)甲处: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处: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较大. (3)水土流失 原因:①过樵.过牧.过采造成植被减少,②陡坡垦荒,③山区开矿.破坏植被.措施:①减少樵采.合理放牧,②退耕还林还草.并积极恢复矿区植被,③植树种草.建设水土保持林,④积极发展沼气等能源.代替薪柴.保护环境. (4)洪涝原因:①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上游河段支流多.水量大,③甲位于平原区.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措施:①加固堤坝,②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③建设分洪区,④增强防灾意识.建立健全防洪预警系统. (5)A地是洼地地形.在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36176[举报]

从2011年2月下旬以来,中国以海陆空三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数万名工人,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28分)

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海岸线长达1900余公里,东部与埃及交界,其他邻国有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

利比亚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钾盐、锰、磷酸盐、铜、锡铝矾土、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

(1)此次撤侨主要借道利比亚邻国。图中A城市(北纬31°12′,东经29°15′)是利比亚邻国最大海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           ,第一批侨民从该城市返航北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2月23日13时25分,此时北京时间是         

(2)若我们通过海运的方式撤侨,到达上海需穿越的主要海峡依次有                           

(3)图中城市B和城市C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但气候有较大的差异。分别写出B、C两城市的气候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利比亚所在的北非地区沙漠广布,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5)从自然条件考虑,甲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根据该国的自然资源特征,你觉得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6)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