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 请你运用数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6)若在实验中你做出的图线与理论的推测不完全一致.你处理这种情况的做法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31480[举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CD

D

A

B

D

BCD

ACD

BD

AC

13.(1) ①从该时刻经,质点M恰经过平衡位置,所以位移为0。②该时刻。振动增强的点是:M、O、P、Q;振动减弱的点是:N。  (2) C

14.(10分)(1)a.干电池正常;b.电键正常;c.闭合天关关回路是连通的,没有断路之处。(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2)ACF(3分)  (有一处错误即不给分)

   (3)由于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欧姆表测出的小灯泡电阻值是常温下的电阻值,而根据公式计算出的小灯泡电阻值是高温下(正常工作)的电阻值。(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4)H(3分)

15. (10分)(1)刻度尺;   (1分)

(2)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

以平衡摩擦力 (2分)

(3)点距均匀(1分)

(4)2W、3W、4W、5W(2分)

(5)v2(1分);图像 (2分)

(6)分析误差来源或改进试验

方案或测量手段,重新进行试验(1分);

若答:“修改试验数据数据,

使之符合自己的推测”得0分;

16.(1)分析:要求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光子说理论。

解答: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W+m                 ∴*=1.9+1.0=2.9eV=2.9×1.6×10―19J

∴λ==4.3×10―7 m

 (2)评析:(1) 输电线的电阻为:      ①        

P=P1×4%                                           ②        

P=I2 R                                              ③     

P2=P1                                                 ④     

P2=I2U2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80000V      ⑥     

(2)  输电线上的电压的损失:U=I2R=3200V              ⑦  

17.(14分)分析和解:(1)带电粒子经过电场加速,进入偏转磁场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

      …………………①(1分)

进入磁场后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②(2分)

   打到H点有    ………………………③(1分)

由①②③得 …………(1分)

(2)要保证所有粒子都不能打到MN边界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偏角小于90°,临界状态为90°,如图所示,磁场区半径

            (2分)

 所以磁场区域半径满足   (1分)

18.(14分) 解:(1)设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B,由机械能守恒得:

            (1分)

        求得:vB=10m/s.        (1分)

(2)设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C,对轨道的压力为N,则轨道对小球的压力N’=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mg =     (2分)

由机械能守恒得:

     (2分)

由以上两式及N’= N求得:N = 43N.      (2分)

(3)设小球受到的阻力为f,到达S点的速度为vS,在此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为W,易知vD= vB,由动能定理可得:

    (2分)

求得W=-68J. (2分)

小球从D点抛出后在阻力场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不是抛物线.(2分)

19.(16分) (1)由题意可知:板1为正极,板2为负极                  ①

  两板间的电压U=                      ②

而:S=πr2                                ③

带电液滴受的电场力:F=qE=              ④

故:F-mg=-mg=ma

a=-g                                              ⑤

讨论:

一.若 a>0

液滴向上偏转,做类似平抛运动

y=                  ⑥

当液滴刚好能射出时:

有 l=v0t   t=  y=d 

故 d=                          ⑦

由②③⑦得  K1                         

 要使液滴能射出,必须满足 y<d    故 K<K1

二.若 a=0

液滴不发生偏转,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a=-g=0    ⑨

由②③⑨得 K2                  ⑩

液滴能射出,必须满足K=K2

三.若 a<0,、,液滴将被吸附在板2上。

综上所述:液滴能射出,

 

(2)B=B0+Kt

当液滴从两板中点射出进,满足条件一的情况,则

替代⑧式中的d

                     12

                  13

20.(16分)⑴木块和木盒分别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 = μAg = 1m/s2                                        

aB = μBg = 2m/s2    设经过时间T发生第一次碰撞  则有:

L-l = SA-SB = V0T-   代入数据得:T = 2s          (2分)

⑵碰前木块和木盒的速度分别为:VA′=V0-aAT=16m/s    VB′=V0-aBT=14m/s

相碰过程动量守恒有:mvA′+mvB′= mvA+mvB     

代入数据得: vA=vB′=14m/s  方向向右                                     (2分)

  vB = vA′=16m/s  方向向右                                               (2分)

⑶设第一次碰撞后又经过T1时间,两者在左端相遇有: L-l = SB-SA

     SB= vB T1    SA= vA T1    代入数据得;T1=T=2s           (2分)

在左端相碰前:木块、木盒速度分别为:m/s   m/s

可见木块、木盒经过时间t1=2T在左端相遇接触时速度恰好相同               (2分)

同理可得:木块、木盒经过同样时间t2 = 2T,第二次在左端相遇 m/s

木块、木盒第三次又经过同样时间t3=2T在左端相遇,速度恰好为零。由上可知:木块、木盒,最后能同时停止运动                                              (2分)

经历的时间:t= 6T = 12s                                                 (2分)

(4)由⑵归纳可知:v0 = 6K(K取:1,2,3……)                                    (2分)

 

 

 

 

(1)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1,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精英家教网
①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
 

②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
 

③物理量数据次数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橡皮筋
做功
10个间隔距离
x(m)
10个间隔时间
T(s)
小车获得速度
vn(m/s)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1 W 0.2880 0.2 1.44 2.07
2 2W 0.4176 0.2 2.09 4.36
3 3W 0.4896 0.2 2.45 5.99
4 4W 0.5904 0.2 2.95 8.71
5 5W 0.6480 0.2 3.24 10.50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有以下的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A.待测电流表A0:满偏电流约为700~800μA、内阻约100Ω,已知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0.1Ω.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
D.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5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0Ω.
F.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约1.5Ω.
G.开关S一个.
①根据你的测量需要,电压表V”中应选择
 
.(只需填写序号即可)
②在虚线框内(图3)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③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0的指针偏转了n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Amax=
 
,式中除N、n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1为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侧出.

①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如图3),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GK
GK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②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物理量数据次数 橡皮筋
做功
10个间隔
距离x(m)
10个间隔
时间T(s)
小车获
得速度
vn(m/s)
小车获速度
的平方
vn2(m/s)2
1 W 0.2880 0.2 1.44 2.07
2 2W 0.4176 0.2 2.09 4.36
3 3W 0.4896 0.2 2.45 5.99
4 4W 0.5904 0.2 2.95 8.71
5 5W 0.6480 0.2 3.24 10.50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vn2
vn2
.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在探究“决定导线电阻因素”的实验中,需要进行以下测量.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电阻丝的电阻,其阻值约为12Ω,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并且电压、电流测量范围尽可能大一些.下列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填选项代号,下同)
A2
A2
,电压表应选用的是
V2
V2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是
R1
R1
.在图甲的方框内画出应采用的电路图.
A.电池组 E(6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1( 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E.电压表V2(0~6V,内阻6kΩ)
F.滑动变阻器R1(0~5Ω,2A)
C.滑动变阻器R2(0~1000Ω,1A)
H.电键、导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