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27522[举报]
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高度近视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男 | 女 | |||
①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36 | 32 |
②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 9 | 26 | 6 | 8 |
③双方高度近视 | 4 | 12 | 4 | 7 |
总计 | 84 | 235 | 46 | 47 |
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 )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男 |
女 |
|||
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36 |
32 |
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
9 |
26 |
6 |
8 |
双方都高度近视 |
4 |
12 |
4 |
7 |
总计 |
84 |
235 |
46 |
47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分/空,共8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交错分布,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群,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 线虫 | 蜱螨目 | 弹尾目 |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 个体总数 | 类群数 |
薇甘菊入侵区 | 1 890 | 226 | 123 | 48 | 2 287 | 15 |
群落交错区 | 1 198 | 132 | 99 | 114 | 1 543 | 15 |
本土植物区 | 1 084 | 120 | 143 | 49 | 1 376 | 14 |
数量总计 | 4 172 | 478 | 365 | 211 | 5 206 | 44 |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釆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_______,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3)薇甘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8分)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_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它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时期 |
分裂间期 |
分裂期 |
总计 |
||
G1 |
S |
G2 |
M |
||
时间(h) |
3.4 |
7.9 |
2.2 |
1.8 |
15.3 |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高度近视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男 | 女 | |||
①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36 | 32 |
②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 9 | 26 | 6 | 8 |
③双方高度近视 | 4 | 12 | 4 | 7 |
总计 | 84 | 235 | 46 | 47 |
A.根据表中第①种婚配情况能判断高度近视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双亲均患病的家庭中出现正常个体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C.表中第①种婚配中正常与高度近视129:68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际调查的群体小或可能未按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抽样调查
D.双亲均正常,家庭中双亲基因只有Aa×Aa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