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这三组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 (B)该同学用重锤取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先计算出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接着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数到图中B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 .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95194[举报]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应记作 cm.
②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使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则v2/2-h图线是 ,该图线的斜率等于 .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内径d=8.00mm的均匀玻璃管两端装上橡胶塞和电极,如图(1),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他先用多用电表“×1K”欧姆挡粗测管内水柱的电阻R,如图(2),R= Ω.
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仪器再次测量水柱的电阻:电压表(3V、15V、300kΩ)、电流表(300μA、50Ω)、滑动变阻器(1kΩ)、电源(12V、6Ω)及开关等,导线若干.图(3)所示为包括(0,0)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U,I)值.
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图(3)中画出U-I图线,并通过图线求出水柱的电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河水的电阻率ρ=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按照实验要求,将图(4)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②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则v2/2-h图线是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内径d=8.00mm的均匀玻璃管两端装上橡胶塞和电极,如图(1),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他先用多用电表“×1K”欧姆挡粗测管内水柱的电阻R,如图(2),R=
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仪器再次测量水柱的电阻:电压表(3V、15V、300kΩ)、电流表(300μA、50Ω)、滑动变阻器(1kΩ)、电源(12V、6Ω)及开关等,导线若干.图(3)所示为包括(0,0)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U,I)值.
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图(3)中画出U-I图线,并通过图线求出水柱的电阻R=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河水的电阻率ρ=
③按照实验要求,将图(4)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______,应记作______cm.
②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使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则v2/2-h图线是______,该图线的斜率等于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内径d=8.00mm的均匀玻璃管两端装上橡胶塞和电极,如图(1),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他先用多用电表“×1K”欧姆挡粗测管内水柱的电阻R,如图(2),R=______Ω.
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仪器再次测量水柱的电阻:电压表(3V、15V、300kΩ)、电流表(300μA、50Ω)、滑动变阻器(1kΩ)、电源(12V、6Ω)及开关等,导线若干.图(3)所示为包括(0,0)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U,I)值.
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图(3)中画出U-I图线,并通过图线求出水柱的电阻R=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河水的电阻率ρ=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按照实验要求,将图(4)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______,应记作______cm.
②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使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则v2/2-h图线是______,该图线的斜率等于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内径d=8.00mm的均匀玻璃管两端装上橡胶塞和电极,如图(1),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他先用多用电表“×1K”欧姆挡粗测管内水柱的电阻R,如图(2),R=______Ω.
为提高精度,他又用以下仪器再次测量水柱的电阻:电压表(3V、15V、300kΩ)、电流表(300μA、50Ω)、滑动变阻器(1kΩ)、电源(12V、6Ω)及开关等,导线若干.图(3)所示为包括(0,0)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U,I)值.
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图(3)中画出U-I图线,并通过图线求出水柱的电阻R=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河水的电阻率ρ=______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按照实验要求,将图(4)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9分)(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实验小组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好实验电路图,合上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正常,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1.5V且几乎不变,直到当滑动触头滑至临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变化,这种情况很难读出电压数值分布均匀的几组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 ____________V,内电阻r = ____________.
(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6.85 | 8.60 | 10.3 | 12.1 | 13.95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 cm.
③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 ,代入数据解得△L= cm.
④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 m/s2,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9分)(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实验小组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好实验电路图,合上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正常,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1.5V且几乎不变,直到当滑动触头滑至临近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变化,这种情况很难读出电压数值分布均匀的几组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 ____________V,内电阻r = ____________.
(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
②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cm,cm,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 cm.
③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 ,代入数据解得△L= cm.
④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 m/s2,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6.85 | 8.60 | 10.3 | 12.1 | 13.95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 cm.
③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 ,代入数据解得△L= cm.
④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 m/s2,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
②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f2
f2; 若S1=2.02cm,S2=4.00cm,S3=6.01cm,则B点的速度为:VB=
③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图线.从a-
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
④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在探究a-F的关系中,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从而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1,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1的关系.下列图象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最符合实际的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
直到轻推小车,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轻推小车,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s3+s4)-(s1+s2) |
100 |
(s3+s4)-(s1+s2) |
100 |
0.301
0.301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1 |
M |
1 |
M |
0.3
0.3
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a/m?s2 | ||
4.0 | 1.2 | ||
3.6 | 1.1 | ||
2.0 | 0.6 | ||
1.4 | 0.4 | ||
1.0 | 0.3 |
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