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85231[举报]
A、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 B、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上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C、物块在斜面上不受摩擦力作用 | D、物块在1.5s时刻回到出发点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是 ,它受到的牵引力在满足条件 时,可认为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大小。
(2)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木板与小车间、纸带与计时器间、绳与滑轮间、滑轮与轴间等摩擦力平衡 |
B.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和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 |
C.平衡摩擦力要达到的标准时:在小桶的牵引下,小车带动纸带从长木板的一端向有定滑轮的另一端匀速滑下 |
D.平衡摩擦力办法是反复调节小桶中重物的多少和木板下所垫木块的厚度、位置 |
(3)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 码总重力F(N) | 0.196 | 0.392 | 0.588 | 0.784 | 0.98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5)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I)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
(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
(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
(2)、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是 ,它受到的牵引力在满足条件 时,可认为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大小。
(2)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木板与小车间、纸带与计时器间、绳与滑轮间、滑轮与轴间等摩擦力平衡
B.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和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
C.平衡摩擦力要达到的标准时:在小桶的牵引下,小车带动纸带从长木板的一端向有定滑轮的另一端匀速滑下
D.平衡摩擦力办法是反复调节小桶中重物的多少和木板下所垫木块的厚度、位置
E.去掉小桶和细绳,若小车拖着纸带沿长木板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痕的距离是均匀的,就是算完成了“平衡摩擦力”
(3)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 码总重力F(N) |
0.196 |
0.392 |
0.588 |
0.784 |
0.98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5)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I)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
(II)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
(III)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
(IV)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 。
(2)、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