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如图所示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量电阻R的阻值.器材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R.若干导线.已知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且R的阻值比变阻器的阻值大许多.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R阻值.实物图中部分连线已画好.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试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83938[举报]
如图所示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量电阻R的阻值.器材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R,若干导线.已知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且R的阻值比变阻器的阻值大许多.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R阻值.实物图中部分连线已画好.![](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9/7/73709870.png)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试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3)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图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R=
-RA
-RA.(用测得的量和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9/7/73709870.png)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试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3)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图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R=
U |
I |
U |
I |
如图所示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量电阻R的阻值.器材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R,若干导线.已知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且R的阻值比变阻器的阻值大许多.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R阻值.实物图中部分连线已画好.![](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200331240794794/SYS201310292003312407947011_ST/images0.png)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试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3)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图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R=______.(用测得的量和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200331240794794/SYS201310292003312407947011_ST/images0.png)
(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试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
(3)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V和电流表的内阻RA,对图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R=______.(用测得的量和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1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R1、R2为电阻箱,电流表G1、G2的量程相同,现用该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1)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将电路正确连接后,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A.闭合开关S1,将单刀双掷开关S2拨到位置1,调节R1使电流表G2指针指到某一位置,并记录此读数I
B.将单刀双掷开关S2拨到位置2,调节R2和R1使电流表G2指针指到原来的读数I。此时的读数即等于电流表G1的内阻。
C.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
请指出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的遗漏或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Ⅰ、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打N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为打点周期)( )
A.vN=![]() | B.vN=![]() |
C.vN2略小于2gdn | D.vN2略大于2gdn |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这一规律。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27/5/yy2hc1.png)
Ⅰ、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打N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为打点周期)( )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427597034517.png)
Ⅱ、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这一规律。![](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428004992559.png)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427597034517.png)
A.vN=![]() | B.vN=![]() |
C.vN2略小于2gdn | D.vN2略大于2gdn |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这一规律。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42800499255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