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某同学用图5―10(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5―10(丁)所示的纸带.测出点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问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 =1.0kg.则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ƒ = N. ②某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的动能略大于重锤的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能是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 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50Hz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79587[举报]

(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a.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ΔV2(ΔV2=V2-V02),填入下表: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 kg,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b.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如何消除这一误差________.

(Ⅱ).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

B.电流表A(量程3 A,内阻0.01 Ω)

C.定值电阻R(阻值2 kΩ,额定电流50 mA)

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 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2,导线若干

(1)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0 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约是3 kΩ左右的待测电压电阻.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按操作顺序写出:________.

A.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指针定位螺丝,使表针指零

B.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 k”位置

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表的“0”刻度

F.用表笔接触约3 kΩ左右的电阻并测量

②若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kΩ

(2)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图丙的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3)在图丁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把实物连接好.

(4)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

用上述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和             

(a)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b)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钩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

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取下         (选填“小车上的钩码”、“小托盘和砝码”或“纸带”),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直至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点间距相等.

②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30cm,x4=7.85cm,x5=9.41cm,x6=10.96c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此实验中有三个变化的物理量,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我们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和             

(a)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b)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钩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
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取下        (选填“小车上的钩码”、“小托盘和砝码”或“纸带”),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直至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点间距相等.
②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30cm,x4=7.85cm,x5=9.41cm,x6=10.96c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此实验中有三个变化的物理量,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我们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和             

(a)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b)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通过改变小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通过加减钩码来改变小车总质量M.
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应当取下        (选填“小车上的钩码”、“小托盘和砝码”或“纸带”),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直至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点间距相等.
②图乙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74cm,x3=6.30cm,x4=7.85cm,x5=9.41cm,x6=10.96c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此实验中有三个变化的物理量,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我们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某计数点P的速度,而后由得出的数据确定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精英家教网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必要的是:
 

A.适当垫高木板,让小车不受拉力时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B.让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所取计数点P与纸带起始点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②实验中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2)用两节干电池、电压表(量程3V)、电流表(量程300mA)、滑动变阻器(100Ω,2A)、定值电阻(50Ω)、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组成的电路,做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由图象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
 
(填“甲”、“乙”或“丙”):
②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电流I的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电流为0.18A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③若将电路图
 
(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灯泡两端用导线短路,此电路也可用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想使实验顺利进行,并得到较理想的实验数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阻值范围可能是下面的哪种情况?答:
 

A.0~100Ω    B.5Ω~10Ω    C.10Ω~50Ω    D.50Ω~100Ω
精英家教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