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瓶.(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 壁和 壁进入肺泡.然后随 的过程排出体外.友情提示:请你再回头仔细检查.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20156[举报]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A瓶 B瓶 C瓶 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 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 各加入等量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黑暗
小鱼生存时间 3天 11天 25天 2天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水、温度、空气、阳光
水、温度、空气、阳光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哪些实验条件有关?
河泥、水藻
河泥、水藻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
为小鱼提供氧气
为小鱼提供氧气

(3)D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比A装置中存活的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无光照,水藻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无光照,水藻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
水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水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河泥对小鱼的生存时间有影响吗?
河泥对小鱼的生存时间有影响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有机玻璃槽用玻璃板分隔成三等份,为使三等份之间不透水,在玻璃板与有机玻璃槽相接触的边缘均涂上一些凡士林.三等份中都加入较干的土壤(土壤的量以达到玻璃板的高度为宣)后,一份不加水,一份加适量的水,一份加过量的水(土壤中可见水),然后在三者的上面铺上一薄层湿土,上面放一些腐叶,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成员在三等份的上面分别放入相同数量的蚯蚓,并在有机玻璃槽的上面盖上一张硬纸板,硬纸板不要盖得太严.再将装置放在温暖且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一小时后观察结果.请你回答:
(1)一小时后,蚯蚓多集中在有机玻璃槽的
C
C

A.较干的土壤    B.过湿的土壤    C.潮湿的土壤
(2)此实验设置的变量为

(3)蚯蚓在过湿的土壤中
不能
不能
(能或不能)生存,原因是
过湿的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蚯蚓的呼吸
过湿的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蚯蚓的呼吸

(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依靠
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使身体蠕动,又因为它的身体
分节
分节
,使它的身体运动灵活,因而蚯蚓属于
环节
环节
动物.
(5)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来看,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1?恩施州)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A瓶 B瓶 C瓶 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 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 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并用软木塞塞紧瓶口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黑暗
小鱼生存时间 3天 11天 25天 2天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和D模拟的生态系统相比,不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
为小鱼提供氧气
为小鱼提供氧气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可能的原因是
水藻呼吸消耗了氧
水藻呼吸消耗了氧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水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水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只要说明探究河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即可)
河泥对小鱼生存时间的影响(只要说明探究河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即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学贵有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下列一些学习方法:

(1)图表归纳法。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图1、图2,然后回答问题:

 

图1                                       图2

①先找出图中空白方框,然后根据图意,在图1、图2的方框中把它补充完整。

②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所以不会出现“猫下狗儿”的现象。

(2)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课外看到两则材料:

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2000次以上才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此材料说明:                                

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 ;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

此材料说明:                              

(3)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据实验回答问题:

①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②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③从A组和B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④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⑤该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学贵有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下列一些学习方法:
(1)图表归纳法.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图a、图b,然后回答问题:
①先找出图中空白方框,然后根据图意,在图a、图b的方框中把它补充完整.
②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所以不会出现“猫下狗儿”的现象.
(2)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课外看到两则材料:
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2000次以上才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此材料说明:   
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
此材料说明:   
(3)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5%的食盐水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19.522.624.4
据实验回答问题:
①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②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③从A组和B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④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⑤该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