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以下生物中哪一种不同于其他三种类群? A.雪松 B.睡莲 C.蘑菇 D.梧桐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12234[举报]

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以下问题。

  黄昏时,一群黑尾鹿在草地上漫步,附近有一只鲣鸟发出了惊慌的尖叫,其他鲣鸟也跟着叫了起来。黑尾鹿突然停了下来,但众多鲣鸟却继续鸣叫。此时,一只郊狼悄悄地从灌木丛中走了出来,因为郊狼没有对其他动物构成威胁,所以鹿没有逃走,而是在继续吃着嫩枝和嫩叶

  树林中有一群兔子找到了一个窝,可以在里面藏身,不被别的动物吃掉。这个灌木丛对兔子来说是个理想的“家”,因为灌木(覆盆子)有刺,会刺破人的衣服或刺入较大动物的肉中。兔子通常不吃这种灌木(覆盆子)的叶子,所以兔子需要出洞来寻找可食的草。一只饥饿的狐狸发现了兔子,于是轻步前移,然后突然扑上去。一只兔子及时觉察到狐狸,“告诉”了其它同伴,兔子们赶快逃走,狐狸紧追不舍,最后跑得慢的一只兔子被狐狸吃掉了。离兔子所在的树丛不远是狐狸的洞穴,洞外有残余的兔毛和兔肉,这是狐狸吃剩下的。微生物(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如细菌)分解这些残余的食物,使之腐烂。苍蝇在上面排卵,卵孵化成蛆,蛆以腐肉为食物。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叙述了哪些生物因素,请举例说明(至少举出三个实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将同一树种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你回答:
(1)请找出方案3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
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

(2)甲乙两组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
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3)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
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4)在上述三个方案中,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1和方案2比较,方案3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1和方案2比较,方案3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夏季多雨天气时落叶很容易腐烂,而冬季的干燥季节则不易腐烂.他们为证明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3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份.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
序号 实验处理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无菌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无菌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细菌,最后置于无菌条件下请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组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
(2)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