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分析下面的小资料.回答问题: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l0%一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一1000克肉.(1)这个小资料说明鸟类 能力特别强.这是与飞翔生活要消耗较多的 相适应的. (2)鸟类在摄食的过程中.骨的运动依靠 的牵拉,全身各部分的协调一致.主要是 调控的结果. (3)鸟类的取食行为属于 行为.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011455[举报]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重庆遇罕见蝗灾,古城紧急呼救:5000条蛇,2万只麻雀,Z0万只青蛙。

  由于古老城地势高,一旦撒药就可能污染山脚下村民喝的水,当地农民说:“我们这儿不能用农药,只要有青蛙和蛇就好办,它们对付蝗虫可管用。可现在青蛙和蛇都让人们吃光了”。有人说:“不要看20万只青蛙听上去吓人,其实全国各家餐馆来支援我们,我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写出与此有关的食物链。

  (3)进行一下市场调查,目前有多少人还在进行青蛙和蛇的买卖,有没有什么办法制止这种行为?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4)链接:蝗灾的相关知识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与防治

  近2700多年来,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前707年。唐、宋时期平均2至3年发生一次,明、清和民国时期几乎连年发生。1929年,全国11个省的168个县遭受蝗灾,损失上亿元。当时江苏下蜀镇的蝗群将铁轨覆盖,致使火车无法通行。旧中国每次蝗灾的爆发,常造成“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蝗灾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古代落后的科技水平难以根治蝗灾,人们只好求神灵保佑。而今天,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大面积动用飞机灭蝗,并实施了一定的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杜绝了蝗虫起飞成灾。

  从以前的人海战术,到今天地面、空中联合防治,人类灭蝗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史书中记载的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然而,在取得了年年控制蝗虫不起飞成果的同时,化学防治也给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每年,黄淮海地区为防治蝗虫,都要喷洒上千吨高效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杀死蝗虫同时,也会杀死其他昆虫,包括蝗虫的天敌及一些益虫。这对施药区域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态破坏。由于蝗虫的孵化期很长且时间不太一致,当针对一些成虫而喷洒农药时,另外一些蝗虫还在卵

  中无法杀灭。蝗虫天敌的大量减少,必然使蝗虫丧失自然控制因素,种群数量很快恢复。此外,蝗区多是人烟罕至的荒滩荒地,当我们有条件开垦这些土地的时候,残余的农药成分还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喷洒农药虽然控制了蝗灾,但造成了后遗症,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了解相关资料,看看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什么办法治蝗?有没有更好的治蝗方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分析下列图片和文字资料回答:

①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脚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②在迷宫的一壁安上电极,而另一壁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壁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失败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③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④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⑤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
⑥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小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上面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有
①、③
①、③
,属于学习行为的有
②、④、⑤、⑥
②、④、⑤、⑥
(填序号).
(2)对比分析资料①和资料②可知,先天性行为是
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而后天性行为则是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
,两者相比较
后天性
后天性
行为是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