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在一滤纸上滴了A.B.C.D四滴酚酞试液.再将此滤纸条放在试管内.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用胶头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 (1)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现象说明了 (2)实验中结果发现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所用的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97130
[举报]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在一滤纸上滴了A、B、C、D四滴酚酞试液,再将此滤纸条放在试管内,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用胶头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如右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现象说明了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在一滤纸上滴了A、B、C、D四滴酚酞试液,再将此滤纸条放在试管内,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用胶头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如右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现象说明了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9、在一滤纸上滴了A、B、C、D四滴酚酞试液,再将此滤纸条放在试管内,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用胶头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如右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D向A依次变红
.这现象说明了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6?栖霞区三模)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老师安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有关NaCl和Na
2
CO
3
这两种常见的盐的实验,实验任务如下:
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aCl和Na
2
CO
3
)区别开来
第二小组的同学: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
2
CO
3
第三小组的同学:测定Na
2
CO
3
和少量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
2
CO
3
质量分数
(1)第一小组的同学为了区别两瓶无色溶液,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物质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甲、丙
甲、丙
(填写序号).
甲:稀盐酸 乙:AgNO
3
溶液 丙:澄清石灰水 丁:蓝色的石蕊试纸
(2)第二小组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
2
CO
3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CaCO
3
CaCO
3
;②甲同学认为:加入CaCl
2
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过滤
过滤
;③乙同学发现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他们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
2
CO
3
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
(3)第三小组的同学根据下列所给出的药品、实验装置和实验中可测得的数据,设计实验来粗略测定Na
2
CO
3
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ag中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
药品:足量的稀H
2
SO
4
、CaCl
2
溶液、碱石灰(烧碱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浓硫酸
实验装置如图2:
在实验中可测得的数据:①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bg; ②反应前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c g;③充分反应后装置和药品的质量为d g.
请设计二个实验方案填入下表中(碱石灰和浓硫酸已被选用,下表中不再填写):
方案
选用的药品
选用的实验装置及组装时接口连接顺序
需测得的实验数据(从上述可测得的数据中选取)
混合物中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选用的实验装置序号
组装时接口编号顺序
一
CaCl
2
溶液
CaCl
2
溶液
A、B、D、F
(毋须填写)
ag、bg
ag、bg
53b
50a
×100%
53b
50a
×100%
二
稀H
2
SO
4
稀H
2
SO
4
A、C、E
A、C、E
①④⑤②③
①④⑤②③
ag、cg、dg
106(d-c)
44a
×100%
106(d-c)
44a
×100%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