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二次函数y=2的对称轴是直线( )A.x=-2 B.x=-1 C.x=1 D.x=-3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707
[举报]
(2013?历下区二模)已知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碳酸钠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第 ①步操作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滤液Y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和氯化钙
氯化钠和氯化钙
.
(3)若过程 ①所加氯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的碳酸钠样品的纯度将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3?嘉定区二模)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氯化钙、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铜,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从废液制得无水氯化钙.
查阅资料:氯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
①上述废液若直接排放入铸铁管的下水道,会造成的危害是
Fe+2HCl═FeCl
2
+H
2
↑(或Fe+CuCl
2
═FeCl
2
+Cu)
Fe+2HCl═FeCl
2
+H
2
↑(或Fe+CuCl
2
═FeCl
2
+Cu)
(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加过量石灰水的作用是
为了除尽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铜
为了除尽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铜
,写出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
2
+2HCl═CaCl
2
+2H
2
O
Ca(OH)
2
+2HCl═CaCl
2
+2H
2
O
.
③滤渣Y中含有
Cu(OH)
2
Cu(OH)
2
、Mg(OH)
2
、Fe(OH)
3
(写化学式).
④操作2的名称是
降温结晶
降温结晶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从含少量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的粗盐中得到精盐,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l:溶解→过滤→加入过量Na
2
CO
3
→过滤→加入适量HCl,调节pH→蒸发
方案2:溶解→过滤→加入过量NaOH→加入过量Na
2
CO
3
→过滤→加入适量HCl,调节pH→蒸发
方案3:溶解→过滤→加入过量石灰乳→加入过量Na
2
CO
3
→过滤→加入适量HCl,调节pH→蒸发
相关信息
信息一:石灰乳中含有较多未溶解的Ca(OH)
2
信息二:部分物质溶解性:MgCO
3
微溶、CaCO
3
难溶、Mg(OH)
2
难溶、Ca(OH)
2
微溶
信息三:部分化学试剂的市场价格
试剂
NaOH
Ca(OH)
2
价格(元?t
-1
)
2305.00
1200.00
请根据题目要求及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每个方案都设计了两次过滤,第一次过滤的作用是
除去泥沙
;每个方案中都设计要调节pH,其值为
7
.
(2)通过分析,活动小组的同学认为上述方案3设计是最合理的.那么方案3优于方案2的理由是
方案3中选用的原料Ca(OH)
2
经济廉价
,
方案l的不足之处是
方案l中对MgCO
3
的微溶考虑不充分,将使MgCl
2
不能很好的被除去(或MgCl
2
不能很好的被除去)
.
方案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
+Ca(OH)
2
═CaCl
2
+Mg(OH)
2
↓
;
Na
2
CO
3
+CaCl
2
═CaCO
3
↓+2NaCl
.(写出其中两个)
(3)方案3中选用石灰乳而不选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A、B、D
.
A.澄清石灰水中含Ca(OH)
2
较少,石灰乳中含Ca(OH)
2
较多
B.澄清石灰水中Ca(OH)
2
的浓度较小,选用澄清石灰水稀释了原溶液,使蒸发时间延长
C.石灰乳中溶解了的Ca(OH)
2
不断参与反应,未溶解的Ca(OH)
2
不会溶解补充
D.石灰乳中溶解了的Ca(OH)
2
不断参与反应,未溶解的Ca(OH)
2
不断溶解补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2?怀柔区二模)
(1)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无明显变化或a端液面升高b端液面下降或b端液面升高a端液面下降
无明显变化或a端液面升高b端液面下降或b端液面升高a端液面下降
.
(2)按图乙进行实验时,发现小气球胀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至少答出三种)
稀盐酸和碳酸钠,稀盐酸和碳酸钙,水和氧化钙,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稀盐酸和碳酸钠,稀盐酸和碳酸钙,水和氧化钙,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
水和氢氧化钠
水和氢氧化钠
(答出一种即可).
(3)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将液体A滴入盛有气体B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倒吸入试管①中,则液体A和气体B可能是
A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气体是二氧化碳
A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气体是二氧化碳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2?石景山区二模)为了验证铁锈蚀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略去了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
(1)一段时间后,A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B和C中均无明显现象.实验A中铁丝被锈蚀,是铁丝与
水和氧气
水和氧气
同时作用的结果;实验B中气体y具备的性质是
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铁、水反应
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铁、水反应
;进行实验C的目的是
验证有氧气、没有水时铁不锈蚀
验证有氧气、没有水时铁不锈蚀
.
(2)三个实验中,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分别为
水、水、植物油
水、水、植物油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