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6.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B. 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C. 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 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解析: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为防止其挥发.通常撒上硫粉. 答案:C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5210
[举报]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
2
)
2
和Na
2
CO
3
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
3
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
3
胶体;
⑧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
4
+
.
A.①⑤⑦
B.③④⑦⑧
C.①②④⑧
D.②③⑤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B.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未见红色固体产生,证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在苯中加入稀溴水,溴水层褪色,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D.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CuSO
4
溶液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个( )
①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
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mol/L KMnO
4
溶液
⑤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⑥配制FeSO
4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硫酸.
A.2
B.3
C.5
D.6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0mol?L
-1
KMnO
4
溶液;
②某无色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是钠盐溶液;
③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⑤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
3
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
3
胶体;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
2
)
2
和Na
2
CO
3
的固体混合物;
⑦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
4
+
.
A、①⑤⑦
B、②③④⑦
C、③④⑦
D、②③⑤⑥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②④
②④
(填序号)
①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以用干馏方法获得苯;
②实验室蒸馏石油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一些碎瓷片,防止暴沸;冷凝管下口进冷水,上口出热水;
③钠是活泼金属,易和空气中氧气、水反应,实验室将钠保存在无水酒精中;
④做酯化反应实验时,先向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⑤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可用溴水鉴别.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