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1.反应2A 2C(g),Δ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解析:2A 2C(g),ΔH>0.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 答案:C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4820
[举报]
反应2A(g)+B(g)
2C(g);Δ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 ]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
(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
相等
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
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
1增大C的浓度
向左
向左
②减小A的浓度
向左
向左
③增大压强
不移动
不移动
(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
催化剂同时等幅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条件变化后正逆反应速率依然相等
催化剂同时等幅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条件变化后正逆反应速率依然相等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
(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_____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
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
1增大C的浓度______ ②减小A的浓度______③增大压强______
(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
(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_____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
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
1增大C的浓度______ ②减小A的浓度______③增大压强______
(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Ⅰ.如下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左右自由移动,甲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只有A为有色气体,此时K停在O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反应:2A(g)+B(g)?2C(g)△H<0;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甲、乙都已达到平衡.
(3)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是
.
(4)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则甲中C的物质的量为
mol.
Ⅱ.接上题,若一开始就将K、F同定,其他条件均与Ⅰ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甲中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表明甲中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达到平衡时,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若平衡时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