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通过实验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渗析等.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2721[举报]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运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氯气,并通过实验研究氯气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B中盛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浓硫酸
,D中盛放的试剂是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2)向集满氯气的矿泉水瓶C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后瓶子变瘪,溶液变成浅黄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氯气溶于水中,瓶内气体压强变小
氯气溶于水中,瓶内气体压强变小

(3)取少量(2)中所得溶液滴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为红色后又褪色.甲同学认为氯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物中有盐酸,验证有Cl-所需要的试剂是
硝酸、硝酸银
硝酸、硝酸银

乙同学认为氯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还有一种产物Q、盐酸、Cl2和Q三种物质均可使石蕊溶液褪色,他选用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探究,请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用品:①石蕊溶液;②蓝石蕊试纸;③盛有盐酸的试管;④盛有氯水的试管;⑤充有干燥氯气的试管.
用品(填序号) 现象 结论 实验1 ①③ 溶液呈红色
HCl没有漂白性
HCl没有漂白性
实验2
②⑤
②⑤
试纸不褪色
试纸不褪色
Cl2没有漂白性 实验3
②④
②④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Q具有漂白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探究SO2的漂白性是SO2本身具有的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具有的,他们查阅资料知品红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红色溶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认为由广口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甲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2)乙同学通过分析指出甲同学的装置图有两处不合理,并进行了修改,修改的内容:
 

按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知,品红的褪色不是
 
直接导致的.随后乙同学对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提出了如下三种假设:
假设一:是HSO
 
-
3

假设二:是SO
 
2-
3

假设三:
 

(3)为验证自己的假设,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mL相同浓度的品红的酒精溶液置于两支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SO3、NaHSO3固体,振荡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液体均褪色,对此他们得出使品红褪色的粒子是HSO
 
-
3
、SO
 
2-
3
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进行探究,丙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取相同浓度的品红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置于两个小烧杯中,向两个烧杯中同时一次陛性地加久10mL 0.1mol/L Na2SO3、10mL 0.1mol/LNaHSO3溶液,发现加入Na2SO3溶液的褪色较快.对此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选做题:(本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有E、Q、T、X、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Q<T<X<Z.E、Q、T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级,且I1(E)<I1(T)<I1(Q),其中基态Q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且QT+2与ET2互为等电子体.X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28.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QT+2的电子式
,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84s2
1s22s22p63s23p63d84s2

(2)Q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等两种;
(3)化合物甲由T、X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①,甲的化学式为
KO2
KO2

(4)化合物乙的晶胞如图②,乙由E、Q两种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②乙的晶体中E、Q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3
SP3


B.现有氧化铜和碳粉组成的混合物,为通过实验确定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装置如下:

分析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也可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改用电热丝加热的优点是有利于
d
d

a.加快反应速率b.氢气流动
c.加热温度更高d.精确测定数据
(2)为确保能准确测定到必要的数据,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应为:
dcbea
dcbea
(填字母).
a.停止通氢气;b.电热丝通电;c.通入氢气;d.装置气密性检查;e.电热丝停止通电.
(3)为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若需要改进,请在虚线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若无需改进,则将装置图中虚线部分改为实线.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交给老师的实验报告主要栏目如图

(具体内容已略).请你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对此份报告作出评价,若有不完整,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若已完整,则无需填写.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5)老师看完实验报告后指出,改变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加简便的实验方案.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新方案的反应原理,并指出需要测定的数据:
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需要测定的数据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2?唐山三模)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任务1: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如何检验E装置和气密性
关闭K2,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始有水滴下,后来五水滴下,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关闭K2,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开始有水滴下,后来五水滴下,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2)B、D中应填加的药品分别为
碱石灰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无水氯化钙
 (填写药品名称).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若生成物无污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NH3+6NO2=7N2+12H2O
8NH3+6NO2=7N2+12H2O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
NO2能被Na2O2氧化
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NO2能被Na2O2还原.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 Na2O2,另选F装置(如图2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EDBDF或EDBF
EDBDF或EDBF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Na2O2═2NaNO3
2NO2+Na2O2═2NaNO3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