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 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 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Ⅰ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Ⅱ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①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 乙.丙中盛放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 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氧气.直至试管 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气体按标准状况计 算). 解析:(1)装置B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可以用它制取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 需要加热.且制取的气体是在溶液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回忆所学气体即可回答. (2)此问难度稍大.主要是实验评价和设计.因为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浓盐酸和二 氧化锰加热进行.所以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而它可以与碳酸氢钠反 应.故实验Ⅱ结论不合理.要设计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可以从验证Cl2 和Br2单质的氧化性入手.这样考虑.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3)第①问比较简单.主要考查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第②问.要验证NO2与水 反应.必须使NO2与水接触.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先关闭止水夹a.b.再打开 止水夹c.目的是使气体与水接触.但必须外力引发.其原理和引发喷泉实验的原理 相同.第③问.要计算试管全部充满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只需按照 4NO2+O2+2H2O===4HNO3进行计算即可. 答案:(1)H2.CO2 (2)①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 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 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Br-的还原性强 于Cl-(3)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a.b c 双手紧握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 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 ③0.045 mol×L-1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1261[举报]

(2010?揭阳模拟)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0.1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
SO2、H2
SO2、H2
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  论
验证猜想Ⅰ 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溶液紫红色褪去
含有Fe2+
含有Fe2+
步骤②:
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
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溶液变为蓝色
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
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
含有两种气体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请对该观点进行评价:
不正确,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不正确,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